歐皇崛起_第19章 新增兩艘戰艦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至於那些藏在深山裡的老橡樹,對不起,發明瞭也運不出來;運出來,代價也讓人接管不起……而那些發展在海邊、大河邊的老橡樹,大部分早被那些造船廠的工匠發明並砍伐了,不會比及你去發明……

幸虧,四輪炮架是有輪子的,固然不是圓形輪子(圓形輪子不穩定,會跑),是法則的多邊形輪子(主如果增加阻力,製止炮架主動後退滑動),但推帶輪子的炮架,也比純粹抬著沉重的炮身要輕易多了。如果抬炮身,那很多重啊?但是12磅的重炮,因為為了安然,是遵循18磅炮的炮身設想的,炮身重達2噸。就是10小我抬,也抬不動啊。因為,一小我要抬200公斤的重量,摺合400斤,普通人真做不到……

以是說,馬林“發明”的四輪炮架,實在是搶先期間的,很合適重炮利用。這也難怪,馬林清楚是看著18世紀那些聞名的帆船戰艦的炮架圖抄襲的,哪有不公道的事理?

以是說,四輪炮架的後退及掙斷繩索,不管對於減少火炮後坐力對船的影響,還是從便利裝填上來講,都是很有效的。

但是在船上分歧,馬林按照後代看過的圖片“設想”的四輪炮架,開炮後,必定是要後退的。不然,牢固在船體上的話,統統後坐力都惡感化到船身上,一旦側舷齊射,很輕易引發翻船……

9月初,兩艘新的戰艦,從埃姆登造船廠下水了。這兩艘戰艦,都是500噸級的“霍夫曼級”戰艦,采取了麋集龍肋骨的戰艦造法和加厚了側舷。加上,船上設備了40門12磅鐵炮,防護力和進犯力都實足。

總之,在這個年代,它就是最完美的戰艦……

為了讓炮手們適應戰艦上開炮和對準,馬林命令,這三艘船,多多練習開炮,不要怕華侈彈藥。並且,馬林還籌算多練習一些艦炮炮手。以是,他從炮兵練習營,集結了比需求多的炮手,登艦學習利用如何操控艦炮。因為,馬林籌算製作更多的戰艦……

因而,馬林派去波羅的海地區的船隻,返航時,街道瑞典的告訴,去瑞典把這5根龐大的原木,綁在船舷上,搖搖擺晃地帶回了東弗裡斯蘭……

也是以,到了第二年春季,這些船肋骨才氣用於造船。恰好,馬林的商隊從東歐購進了兩根30米長的主龍骨木料,兩艘新的戰艦就開端製作了。到了8月尾9月初,這兩艘船終因而能夠下水了……

船上的海員,操控船上的全裝帆(中間橫帆,首尾三角帆,用於順風航程)和全三角帆(用於順風航程)兩套船帆都冇有題目。因為,馬林建立的海員黌舍,培養了大量的弗裡斯蘭年青漁民成為海員。一艘戰艦,操控船帆需求的海員,也不過才60人,馬林培養了兩三千海員,完整夠用。

作為回報,老斯滕.斯圖雷,從瑞典的造船廠裡,找到了5根長達30米的龐大橡樹原木,送給馬林,用來作為新戰艦的主龍骨。

而現在這個年代,歐洲其他國度,彆說水兵戰船了,就是在陸地上,也是人抬炮的佈局情勢。都是用馬車裝著炮管行軍,到了疆場再讓人把炮管抬上馬車,埋到陣前……也隻要法國人發明瞭炮耳,開端利用初級的四輪車架來安設火炮了,但掉隊於馬林的三磅炮的炮架很多……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