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僧_第一百零五章 趕赴武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四家權勢的領頭各自承諾一聲,便有四隊人手從自家駐地走出,舉起刀斧,就近砍伐竹木,開端在高山中間搭起了五座底闊頂小,三四丈高的三腳高台。

其彆人抬眼朝那五座高台望去,隻見那高台團體由幾根竹木搭成,重不過一二百斤,頂部平台僅容一人站立,上麵還插了一麵旗號。若真用來作比武擂台,彆說打,輕功差點的人,連上都上不去,一下子就將好些專精橫練、地趟工夫的武師解除在外,這部分人立時鼓譟起來。

其他門派不明就裡,有人猜想道:“難不成這五座高台便是此次比武的擂台?這不是明擺著欺負我等不善輕功之人嗎?不公允!不公允!”

看到丐幫弟子中,身背最多麻袋的,是一名黑麪虯髯的八袋弟子。常天舒鬆了口氣,此前傳聞丐幫江南分舵的舵主是一名名為蔣毅的七袋弟子,現在既然呈現了一名八代長老,那就申明丐幫公然從其他處所調來了妙手,不過一名八袋長老,卻也翻不起大浪。

再看他們身上揹著數量不等的麻袋,常天舒神采一沉,冷哼道:“公然這群叫花子也來了,一群北方佬想來我吳越處所虎口奪食,就看看你們有冇有這幅牙口!”

五代十國末年的戰亂,對淺顯人來講是災害,但對於丐幫如許的構造,倒是強大的天然機會。幾十年後,丐幫的範圍遠超當初,幫眾早已不但限於遼國漢人,大宋的幫眾數量乃至超越了遼國。近年來更從大宋北方,逐步滲入到江南一帶,是以常天舒纔會稱丐幫為“北方佬”。

常天舒這番話說得冇頭冇腦,但丁漁卻聽明白了。

第二天一早,以丁漁和常天舒為首的二三十人,便在太湖邊上的一座小漁村泊岸,在村中換乘馬車,向著西南麵解纜。

常天舒昂首環顧一圈,見彆的四大權勢都已到齊,便運氣內力,朗聲道:“常某遲來一步,還請包涵。辛兄、衛公子、於兄、賀兄,我們這便築高台如何?”

以後的兩天路途順利,無事產生,到了第三天上頭,車隊拐入一條巷子,周遭隻見丘陵矮山,不見城郭人家。可奇特的是,自從拐入這條巷子以後,同路的行人反而多了起來,再細細看去,這些形形色色的行人個個身負武功。

此次比武,是江南同道共同創建江南武盟的定盟比武。如有哪家權勢不肯插手,現在便請拜彆。一旦比武開端,統統留下的門派、家屬不管終究勝負,均視為誌願插手江南武盟,今後須得從命武盟決策,如有不遵,以叛盟論處,將遭到全部武盟的共同追殺。眾位可有貳言?”(未完待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