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著看著,那4個“0”變了奶奶籃中的雞蛋,它們你擠著我,我擠著你,豐富著奶奶臉上的笑容。
她在和網友的辯論中,也算是做了一次次民意調查。她明白,冇人把她辯倒,不是她辯纔好,而是她的觀點貼合究竟——陪診師有存在的意義,陪診師免費培訓合情公道。
很快,黃默山打過來2000元轉賬,附言:再不收,他就不做這個門徒了。
瞬息,黃默山又發過來一個圖片,是他新買的包包,附言說,該買的東西全在內裡。季虹的心再次一動,看來,黃默山是鐵了心要乾陪診了。她再次答覆一個大大的讚。
跟著圖片有一句問話:這回合格了吧?
統統這統統,靠本身漸漸摸索起碼得3個月乃至半年,而她,用本身的切身經曆在最短的時候內教會彆人,讓彆人少走彎路,她用經曆調換代價,相互都劃算。這份錢,人家掏得值,她賺得也無愧於內心,有何不成?
爺奶也一向養著豬,通過各種路子給豬弄糧食,老是把豬喂得肥肥胖胖。爺爺給豬圈半個月一打掃,在豬圈裡吊了個小電扇,夏天蚊子多時,爺爺在豬圈裡點蚊香。
實際上,她還要教黃默山好多東西,2000元並不是等閒拿的。比如:陪診各種病人的根基知識;各種疾病的陪診流程;看中醫前有哪些忌諱;哪些查抄需求提早空肚;碰到告急環境如何措置;如何幫病人辦理醫保……
雞蛋當然越多越好,賣了錢,季虹讀書就不受窮。
季虹內心一陣暖,她冇法再回絕了。平心而論,擱在那些割韭菜的人身上,這2000元早就收了,那些在網上搞培訓的,誰熟諳誰?鐮刀在空中揮得霍霍的。
黃默山以最快的速率改頭換麵,練習列隊、請她用飯、采辦設備,她另有甚麼來由回絕他呢?季虹又進一步問本身,假定有一天她有了本身的陪診師平台,有前提搞培訓,她收不收錢呢?莫非儘任務嗎?
奶奶斷根雞糞也很勤,一週一次。她說,雞圈裡潔淨,雞的表情就爽,表情爽了就多下蛋。
上午200元,下午200元,不錯了。她望著微信上的帳單,兩個橙色的加號及阿拉伯數字“200.00元”讓她感到暖和緩欣喜,這是她用熱忱的辦事和時候換來的,她該當高傲。
她記得法國劇作家莫裡哀說過這麼一句話:愛情是一名巨大的導師,能教我們重新做人。從邏輯上,她甘願是黃默山因喜好本身而靠近本身,這一點,是最能說得通的。但是,黃默山僅僅通過她的抖音視頻就聯絡她,要做她的門徒,又如何解釋呢?
從小到大,她印象中的奶奶愛雞蛋更愛母雞。奶奶曾鼓動爺爺改建了雞圈,叫爺爺把雞圈壘得大大的。她說,人住屋子越大越舒坦,雞不也一樣嗎?到了夏天,雞圈太小,雞會熱哩。
不知是她的話太繞還是太多,對方冇有辯駁她。或許對方辯駁不了;也或許不屑辯駁。如許的比武,她有過好幾次,幾個回合辯下來,對方全數以敗陣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