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哭笑不得,如此甘旨,囫圇吞棗,真是不懂賞識。
陳咬金等一乾武將,天然不在話下,二話不說,張口就吃。
長孫無忌展開雙眼,邁步出班,拱手道:“陛下,微臣覺得,朝堂之上,本當暢所欲言。即便這位孟小郎君真是突厥派來的特工,莫非我大唐的朝廷連讓人說完話的勇氣都冇了嗎?”
“你說了這麼久,倒是說說,此策何故利國,何故利民?”魏征大義凜然的詰責道。
一班武將聽了這話,連連點頭。
“如此穢物,食之必生疾疫。”有文臣義憤填膺的數落著。
文武兩班擺列擺佈,個個麵龐蕉萃,打不起精力頭。
固然魏征死力反對,還是冇能擋住李世民的獵奇心,李世民終究還是本身嚐了一隻。
“草民此策上可使國庫充盈,下可使拂曉飽腹。百姓以蝗蟲調換錢帛,再以錢帛由朝廷手中采辦糧食。蝗蟲五文一鬥,而糧食六文一鬥,試問魏大夫,朝廷可曾虧蝕?”
聽聞此語,太極殿內嗡得一聲炸開了鍋,文武百官交頭接耳,群情紛繁。
宿國公陳咬金聞聽此言,汗毛都炸了起來,出班罵道:“魏老頭,你這話未免太草率了些。這位孟小郎君話還冇說完呢?你就亂扣罪名啦。斬了他,你來平災?”
朝廷於長安城內開設粥場十數處,日耗五穀千擔。公卿士大夫天然也不能獨善其身,家中餘糧爭相捐入太倉,分發給了泛博哀鴻。
“孟卿,你此來有何良策可退蝗災,使百姓安度時艱?現在可自陳於百官之前,大師共同商討。”李世民望著階下少年,眼中充滿了等候。
這些人連給這個布衣說完話的機遇都不肯,還能希冀他們為朝廷出甚麼謀,劃甚麼策?
孟凡上前一步,朗聲道:“草民有賑災三策,可平蝗禍。若陛下果肯依草民之建言,逐條實施,草民斷言,此次蝗災定可安然度過,百姓性命亦可無虞。”
“宿國公請自重,魏征身為諫議大夫,自有質疑之權。”聞聲陳咬金的漫罵,李世民頭都大了。他現在心心念念,隻想安然度過蝗災,可不想看到文武失和。
“臣等附議,不斬此子,不敷以立朝廷之威,以震攝四方宵小。”
“若國庫的錢帛,都拿來買了蝗蟲,突厥順勢來攻,陛下將以何物籌辦軍需?且蝗蟲鋪天蓋地一無是處,朝廷買來何用?百姓得錢也冇處采辦糧米,該餓死的還得餓死,難道有百害而無一利乎?此子不學無術,還敢大言不慚,是欺我天朝無人。定是突厥派來的特工,枉圖禍亂朝綱,混合是聽,實在該殺。值此非常期間,臣請陛下馬上誅此子於殿前,以警示天下四方,使妖言禍眾者再不敢鄙棄朝廷。”
李世民正想誇上兩句,卻見孟凡緊接著又取出第二個布袋裡的東西。
陳咬金大呼道:“好吃,太好吃了。孟小子,再給我老陳來一把,我老陳這幾日,嘴裡可淡出鳥來了。”
孟凡挺身上前道:“草民賑災三策第一策,搶收青穗,誘捕蝗蟲。朝廷以每鬥五文的尋長年景的糧價,大量收買蝗蟲。”
大殿正中,文武兩班重臣中間,少年孟凡臨危受命,長身立於殿中禦階之下。
李世民欣喜的笑道:“輔機之言甚是,孟卿,你可將箇中原委,分解明白,使眾臣佩服。”
孟凡笑著說道:“宿國公固然放開肚皮,本日殿上,怕是很多人都不敢試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