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降在明朝_渾河血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八旗驍騎的衝鋒不堪於川東土司兵之鋒銳,數衝未果,這些土司兵雖人數少於八旗,卻都殊不畏死,構造嚴明,利用的又是上帶長刃下配有鐵環的奇特兵器,殊異平時明軍,使八旗軍極不風俗,打頭的精銳紅巴甲喇軍經惡戰被擊敗,當即撤退下來,八旗軍高低震驚!

八旗戰亡將領見於史料的有:雅巴海、布哈、孫紮欽、巴顏、雅木布裡、實爾泰、郎格、杜木布、大哈木布祿、旺格等共九人。

連厥後清朝史料也記錄道:“明之步兵,皆係精銳兵,勇猛善戰,戰之不退,我參將一人、遊擊二人被擒。”(見《滿文老檔》上,第117頁)“川虎帳甚堅”(清朝穀應泰《明史記事本末》[4]

此時苦苦鏖戰多時的八旗軍與川浙兵仍然打得勝負難分,統帥陳策、童仲癸再派使者向袁應泰叩首求援。

朱萬良部明軍稍經比武即行敗退,沿途被皇太極一起追殺,傷亡三千多人。朱本人厥後也身故於遼舊之役。

兩邊血戰到天氣將晚,八旗援兵又趕到疆場!童仲癸見已方援兵遲遲不至,遂與部眾將士都抱成仁之心,決死回馬殺向數倍於已的後金軍,終究除極少官兵倖免回遼陽外,陳策、童仲癸與副將戚金、將領袁見龍、鄧起龍、張名世、張大鬥等大小將校共120多人全數義無反顧、悲壯就義。[1]

八旗軍多名將領乃至在苦戰中被明軍活捉。[7]

就在北岸血戰之際,南岸以童仲癸、陳策帶領的浙江兵三千人也在離渾河五裡處佈列戰車銃炮,安營呼應。

就在瀋陽戰況垂死之際,城外渾河之畔一支由明末聞名女將秦良玉派來的數千忠州石柱土司兵躍躍欲試。[2]

《明史》載秦良玉部曆經疆場,戰無不堪,“馭下嚴峻”,所部號稱白桿兵,“素為遠近所憚”。時秦良玉調派其兄秦邦屏統帶此勁旅赴遼,這支川兵皆刁悍能戰,設備川東少數民族特有的利劍大刀和鋒利的長柄竹矛,身披鐵甲外又再套一層厚棉,刀、箭不入。軍容壯整,意氣昂然。[3]

這場驚天動地之戰,也引發當時朝鮮人的極大觀注,時任滿浦僉使的鄭忠信向李朝陳述中說“虜中言守城之善莫如清河,野戰之壯莫如黑山(即渾河)《李朝實錄。光海君日記》厥後也讚道“虜之死傷亦相稱,虜至今膽怯”。

傳聞城已被占,陳策命令還師。遊擊周敦吉等一再請戰,諸將衝動地說:“我輩不能救沈,在此三年何為!”

因而明兵分為兩營,周敦吉與副總兵四川石柱都司僉書秦邦屏先渡河,在橋北立營;童仲揆、陳策及副將戚金、參將張明世統浙兵三千在橋南立營。

袁已經嚇破了膽,竟今後金強大派兵也竄改不了戰局為由拒不承諾。[2]

努爾哈赤深感川兵之勁厲,再三警告方纔慘勝的八旗兵“勿輕敵”,並用心誇大“仲癸所將皆川兵”以警省部下。(錄自《三朝遼究竟錄》)[5]

而按照後金本身的史乘,八旗所部確切遭到極其沉重的打擊,傷亡慘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