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七年玄月○甲申。上駐蹕兩間房。
○領侍衛內大臣、大學士、議政大臣等、會審順承郡王布穆巴供、張明德往普奇公家、回至我府、言普奇謂皇太子甚惡、與彼謀刺之、約我入其夥、我不從、故以語直郡王。直郡王雲、爾勿先發此事、我當陳奏、可覓此人、送至我府。因送往直郡王府。阿祿供詞無異公普奇供、我無狂疾、何敢尋死而向彼妄言此皆毫無影響之語公賴士供、我於順承郡王府中、見張明德、因喚至我家中看相普奇囑使送往伊處、故送往是實彆的我皆不知九阿哥允禟、十四阿哥允禵供、八阿哥曾語我等、有看相人張姓者雲、皇太子行事、凶暴已極、彼有豪傑、可謀行刺、我謂之曰此事甚大、爾多麼人乃輒敢出口爾有狂疾耶爾設此心、斷乎不成。因逐之去八阿哥允禩供、我以此語告諸阿哥是實問張明德供詞無異。取供具奏。上諭諸皇子、議政大臣、大學士、九卿、學士、侍衛等曰、貝勒允禩、聞張明德如許妄言、竟不奏聞、允禩革去貝勒、為閒散宗室。布穆巴以所聞情節、商之長史阿祿、告直郡王、使之奏聞、布穆巴、阿祿俱無罪著開釋公普奇、知情不首、革去公爵、為閒散宗室公賴士、但令看相併無他故、著開釋張明德、情罪極其可愛。著淩遲正法行刑之時、可令事內扳連諸人、往視之。
PS:我真的不曉得這幾章要如何寫,尼瑪看著聖祖實錄,就跟看一本汗青小說一樣,特彆是康熙四十七年這段時候的事,詳細的讓人想死,但也恰是因為如許才氣顯出這一年的混亂吧。再PS阿誰康熙斥八阿哥為辛者庫賤婦所出不是康熙四十七年的事,在《實錄》第261卷。大抵在康熙五十幾年的模樣
此時康熙對於太子已有不忍,聽到有人說太子行動非常,天然就順著台階下了。
○諭大學士等、允礽宮人所居擷芳殿、其地陰黯不潔、居者輒多病亡。允礽經常來往其間、致中邪魅、不自知覺。以此觀之、各種行動、皆有鬼物使然。大是異事。
○上諭領侍衛內大臣、大學士等曰、張明德、於皇太子未廢之前、謀欲行刺、勢將漸及朕躬。據彼言有飛賊十六人、已招致兩人在此、但豪傑俱經皇上收錄、若於此中不得一二人、斷不能成事。又言得新滿洲一半、方可行事。如此搖惑民氣、幸朕之擺佈、持心堅正、故不為所搖惑耳。此等情節、直郡王早已詳悉密奏。王布穆巴、公賴士、普奇等乃亂之首也允禩知而不奏、為臣子者、當如是耶。張明德為允禩看相、設無他言、允禩何故轉語九阿哥、十四阿哥、九阿哥、十四阿哥、又何所見而奏聞於朕允禩現在鎖拏、著將布穆巴、賴士、普奇阿祿、一併鎖拏、爾等會同議政大臣、即嚴加質訊具奏張明德所犯、情罪極大、不止於斬、當淩遲正法。
此言一出,九阿哥和十四阿哥立即上奏都說胤禩決然不會有不臣之心,十四阿哥更是說“皇阿瑪,八哥夙來忠孝,不成能有這類不成之心,我情願以項上人頭包管。”
這話康熙見了便大怒了,將大阿哥的原話寫下來,昭告天下。○戊戌。上諭諸皇子曰、拘禁允礽時。允禔奏、允礽所行卑汙、大失民氣。相麪人張明德、曾相允禩、後必大貴。今欲誅允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言至此、朕為之驚奇。朕思允禔為人凶頑愚笨、不知義理。倘果同允禩堆積翅膀。殛斃允礽。當時但知逞其凶。惡、豈暇計及於朕躬有礙否耶。似此不諳君臣大義、不念父子至情之人、洵為亂臣賊子。天理國法、皆所不容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