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中的小官雜吏來得很早,每日的奏章,聖旨等不竭地從宮中送來,六部的公文也在此彙總收錄,日照窗欞的時候,綠衣小吏們已各就其職。丘胤明的事情便是將上麵傳來的文書分類編理,以便於抄入史冊。他部下有待詔,侍書各一人,昨日已見過麵。公事室中擺佈皆是一人多高的大書架,實錄史冊整整齊齊的高低排滿,案頭新近的文書堆積如山。
……..
部下的人調度好了,手頭事件有條不紊,日子垂垂安逸起來,丘胤明這才真的體味到翰林院的無聊。朝廷裡頭管理天下的事輪不到這裡,身在都城,老百姓的甘苦一點也插不上手。一日下午,丘胤明將公事摒擋完後,便邀東方炎一道換上便服到鬨市中漫步。離日落另有一個多時候,街上的小攤販們買賣正紅火。時下恰是陽春三月末,滿街很多賣鮮花,賣鷂子的,花花綠綠讓人目炫狼籍。竹器店裡新貨堆到門外,鐵匠鋪中的鐮刀鏟子,逢到春耕時竟也有鄉間人進城來買。兩人步至一繁鬨的十字街口,隻見一所酒樓門口不遠處,圍了好些人,不時聞聲起鬨聲。兩人獵奇,便走上前去。
次日一早,丘胤明便與東方炎一道至禮部領得官服之類,步行至翰林院中。楚駿乞假回籍接母親老婆來京,丘胤明與東方炎固然要明日才上任,先到翰林院裡與其他官員相互見個麵。翰林院位於會同館南,從大明門路經太病院便到,長長的十多進院落,彙天下之藏書,經史文籍應有儘有,又加上永樂年間新編的《永樂大典》,其範圍更加可觀。二人起首拜見了翰林院首席侍讀學士孔大人,方得知這所謂領天下文壇,集才調於京師社稷的處所,乃是都城第一安逸的官府。大小官員每日撰寫,編修文書,史冊,如果趕上昌大的政事,典禮,纔有些草擬時文,奏表之類的差事。先朝的永樂天子為鼓吹大明的繁華強大,調集天下文士編撰《永樂大典》,現在大典已成,翰林院也隨後安逸了近四十年,現在可謂是與世無爭。二人多少有些絕望,不過聽一些小官講,每屆新科三元進翰林院,大多在兩三年內就升遷或外調,不會長居此地。
午後回到家,丘胤明剛進門,柴管家便吃緊跑來道:“大人,我明天說得冇錯,明天那兩個丫環跟我講,昨晚嚇得一夜冇睡。你看,剛纔就走人了,要不要再去找兩個來?”丘胤明道:“臨時不消了。不過,若仆人都呆不下去了,你呢?”柴班躊躇了一下道:“大人要我留下,我天然不會走。”丘胤明笑道:“放心吧,冇鬼。明天去找些工匠來,把舊地磚都換了,那幾棵龍爪槐找人修剪一下。”柴管家還是有點不放心腸道:“大人有所不知,街坊鄰居都說這屋子不吉利。如果翻磚動土的,恐怕……”丘胤明瞪了一眼管家,道:“如何?還要我請羽士捉鬼不成?”管家支支吾吾不知說甚麼好。丘胤明一板臉道:“到這裡之前,你在那裡乾活?”管家被他的眼神嚇了一跳,回道:“在,在池太醫產業管家,厥後……太醫嫌我太囉嗦,便被辭了。”丘胤明語氣和緩下來道:“我感覺你挺好。不過,不準再談神論鬼。我給你雙倍月錢。明天按我說的做,彆人講甚麼隨他去。”說罷本身倒茶去了。柴管家暗自唏噓,這個探花老爺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