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乃上將軍_第三十七章 決意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就算承平軍第四代主帥伍衡幸運擊敗前來討伐的周軍,順利複辟了南唐,那麼隨後呢?

要曉得廣陵但是承平軍主力地點,隻要能肅除這裡,餘下的承平軍便再也構不成威脅。是以,不難猜想周軍會大肆猛攻廣陵。完整毀滅這支承平軍主力。起碼,承平軍第四代總帥伍衡與他的嫡派親信必須死。

[家弟親啟……姐自知難以負擔家門之恨,是故久久不敢規複本身姓氏,但倘若阿羊心中另有姊姊,還望阿羊聽姊姊幾句勸說……大周李氏皇族與梁丘家,雖與我公羊家有血海深仇……你姐夫曾對姊姊言道,你乃公羊家最後子嗣,黨務首要難道是持續公羊家血脈?又豈是不吝性命亦要報仇,終究將身家性命也陪上?

毫不客氣地說,就算江南挑選了承平軍,大周還是是大周,而江南則不再是眼下的江南,畢竟承平軍太貧乏長於治國的有才之士了,單憑一些隻能在疆場上耀武揚威的將領。如何包管江南在承平軍治下仍然還是能像在大周治下一樣繁華?

就拿金鈴兒來講,就算她眼下嫁給了謝安這位大周朝廷的權貴,她對大周朝廷仍然冇有涓滴好感。

而這,恰好就給了承平軍死灰複燃的機遇。不過當然,也不是統統的江南百姓都支撐承平軍,也有一小部分百姓有感於八賢王李賢多次下江南尋訪各地災情、困難的恩典,果斷地站在大周朝這邊,不過終歸隻是少數,大部分人還是還是很自覺地悔恨著大周。

明顯魏虎對伍衡斷念塌地、忠心耿耿,而伍衡呢?在魏虎生前,他倒是對魏虎非常信賴,可當魏虎戰死以後。伍衡卻當即命令撤掉了金陵軍與天權軍的體例,乃至連魏虎的白事也未曾列席,薄情寡義到這份上,即使伍衡為了拉攏他枯羊而將其麾下天樞軍擴編為兩萬人,卻也再難叫枯羊對貳心生哪怕一分儘忠之心。

固然他用的是感喟的口氣,但是眼眸間那濃濃的溫馨,倒是瞞不過王建與徐常二人的。

不過就算如許,亦洋洋灑灑地寫了三大通篇。隻看得枯羊滿頭盜汗。直到最後一頁那暖暖的家人般的問候,這才讓枯羊如釋重負地長吐一口氣。

[……姊在冀京統統安好。你遙在江南但是彆扭?望珍惜身材……天冷記很多著衣……姊彆無所求,隻求我弟安康……]

固然伊伊在信中未曾利用過哪怕一個富麗的辭藻,但恰是那些儉樸無華的句子,讓枯羊不由感到頗深。

[打天下易,守江山難,姊姊乃婦道人家,隻憑小我揣測。但是在姊姊看來,承平軍內的將領,大多隻是曉得上陣殺敵,能有幾人曉得治國之道?民生、國防、水治、稅收,我弟真感覺那些隻擅廝殺的將軍們下了馬握住筆一樣能夠勝任?]

湘雨姐,即胤公膝下孫女,你也得喚她一聲從姐,她曾言道,國與國之間的殺伐,不存在仁慈、公理可言,歸根到底不過是成王敗寇四字。

徐常說的不錯,想當初陳驀、即承平軍三代總帥梁丘皓與名義上的魁首天上姬劉晴尚在時,承平軍內部豈會產生像衛莊為了謀取兵權而設想害死魏虎的事?王威與陸雍又豈會直接以及直接地冤死在本技藝中?

是的,承平軍不乏勇武戰將,它所完善的是飽讀詩書的有才之士,不成否定江南亦有很多精通此道的文人,但是,真正有目光的文人,又豈會挑選承平軍投身?真正有目光的文人,想必能夠看清承平軍失勢所帶來的利弊,就如枯羊的姐姐伊伊在信中套用八賢王李賢的話。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