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紀事_第016章 章 :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磨麵真不是一件輕巧的活兒,即便齊淑芳天生神力,也感覺非常疲累,不曉得彆人都是如何接受這類勞動強度,是以回到家就冇心機和麪包餃子了,直接切了一點洗潔淨的莧菜,和玉米麪、少量黑麪、少量鹽異化在一起和好,蒸了半鍋窩窩頭,每個大如拳頭。

齊淑芳回想了一下,是了,一斤小麥能換四斤紅薯乾,一斤稻穀也能換三斤,對於長年吃不飽的人家來講,小麥稻穀遠遠不如紅薯乾首要,後者分量足。

賀九丫緊了緊用麻繩捆著的柴禾,用袖口擦了擦額角的汗,咧嘴衝齊淑芳一笑,麵黃肌瘦如初,很難描述她的精氣神,彷彿和在孃家一樣,又彷彿有點分歧,獨一冇有的就是痛恨,彷彿冇有痛恨父母,也彷彿在她心目裡,換親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

北山都是灌木,又刨又挖,太累,不如去西山,割茅草、拾樹枝、砍灌木。

齊淑芳當然屬於前者。

齊淑芳忍不住莞爾一笑。

齊淑芳細心想了想原身的作為,拿起空布袋子裝了一小袋小麥,又裝了一小袋玉米,也裝了一小袋紅薯乾,這三樣粗細糧食裝袋前用潔淨的濕毛巾搓了搓麥粒玉米粒和紅薯乾上麵的灰塵,然後拎著這三個袋子去大伯子門口,洗潔淨石磨後,直接用來磨麵。

齊淑芳很憐憫賀九丫的運氣,但是她不曉得如何做纔是幫忙賀九丫,而不是給她惹來費事。她曉得賀九丫被換親之事非本身之過,但是前幾日若不是本身織毛衣,引來賀九丫那幾句話,賀九丫就不會挨賀七嬸的一頓吵架。

當然,在西山拾柴以樹枝居多,在北山拾柴多是灌木,連根挖出來,曬乾後很好燒。

不但麪粉耗損完了,就是年前原身籌辦的主食如煎餅卷子窩窩甲等也都被她吃完了。

齊淑芳就著鹹菜連續吃了兩個,剛要拿第三個,就聽內裡傳來一陣嚷嚷聲,“淑芳,淑芳你個死丫頭,明知我來了,還不出門來迎我。”

一聽到這個聲音,齊淑芳就跳起家,緩慢地跑到寢室把架子上的風乾野味十足扔進箱子裡鎖上,重現當日沈要武來借衣服前的場景,想到沈要武,齊淑芳才記起來,她借了本身的衣服都挺長時候了,還冇送過來呢。

磨完小麥磨玉米,最後磨紅薯乾,就算仔細心細地掃不潔淨石磨,便宜給下一個來磨麵的人也不會感到太心疼。

這時已經出了正月,草長鶯飛,很多婦女們出來拾柴禾、挖野菜,漫山遍野都是人,家裡糧食充沛的挖了野菜當作蔬菜,家裡糧食不敷的挖了野菜用來充饑。

這也是家家戶戶本身拾柴禾的啟事,不拾柴禾就不能做飯了。

極大的一捆柴禾,沉甸甸地壓在賀九丫脊背上,整小我都彎下去了,顯得格外不幸。

提及玉米麪,齊淑芳回到家想做飯時發明本身家的麪粉也耗損完了。

在鄉村,磨麵端賴野生,牲口是出產大隊的,除非是大事,平時不借給私家利用。

一年兩季收完莊稼留下的麥秸稈、玉米秸稈和稻草等,都是公家牲口的飼料,曬乾後用鍘刀鍘碎,然後堆成垛,用草墊子蓋上,不答應私家動用,燒火更是不成能的,哪怕社員情願費錢買,出產大隊也分歧意。他們這裡較為貧苦,糧食堪堪夠大師餬口,壓根就撥不出飼料糧來喂牲口,以是秸稈稻草是牲口的首要飼料,不敷的話,社員割草來喂,能夠算工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