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莫如微微皺眉,李樵到謝家彆院時,手持竹杖,腳穿草鞋,並且,二者都不是裝潢著好玩兒的。草鞋是半舊的,鞋底帶著泥土草屑,竹杖底端已有裂紋,可見是用來便利走路的。蘇不語騎馬而來,定是住的遠,可李樵這模樣,也不像住得近的。謝莫如不及多思,就聽謝柏道,“實在西山寺也是名寺,隻是不比天祈寺汗青悠長,且天祈寺供奉著皇家香火,天然更貴重一層。不過,西山寺香火也極旺,在帝都也能排前三了。西山寺的方丈文休法師是馳名高僧,佛法高深,更勝天祈寺方丈。”
待叔侄兩人到了西山寺,已是未初。西山寺是名寺,常日少不了達官朱紫來往,寺中和尚亦是練就出一幅好眼力,知客僧一見是謝柏,笑,“二公子前來,要拈香麼?”竟是認得謝柏。
“自是在的。大師在西山寺削髮削髮,一向在西山寺精研佛法。”謝柏笑,“這山上名勝景色也很多,說來最馳名的景色就是山腰的萬株梅林,現下是看不到,待夏季我們來看,萬株梅花似火,真乃帝都名勝。”
想前次謝莫如打發丫環將蘇不語的《人間記》送給謝莫憂的風雅,此次一聽就知是謝莫如敬愛的書,連歸還都這般不捨,謝柏笑,“好。”
謝柏歎,“莫如你小小年紀,不能總如許老氣橫秋。”
和尚端來香茶,笑道,“這是祖師親製的野茶,施主嚐嚐。”
謝莫如亦施一禮,文休法師雙眸含笑,極是慈和,頜首表示,“謝施主,女施主,請坐。”
“我也是在一本舊書裡看到,當時文休法師尚未削髮,倘不是在另一本書看到有記錄文休法師的俗家名字與經曆,我還不曉得那紀行是法師所著呢。”謝莫如道,“非常出色,比話本子都雅的多。二叔要看,我借你。”
謝柏點頭,道,“我們還未用飯,可有素齋來一席。”
文休法師起家相送,謝莫如又順道就教了兩句西蠻語的事,方與大師告彆。
謝莫如點頭,“甚好甚好。”
能就教到文休法師,謝莫如表情極佳,不過,下山的速率可得抓緊了。謝柏有幸看到謝莫如一步兩階跳下山去,謝柏真擔憂謝莫如腳下不穩摔山路上,不想人家謝莫如如履高山,穩的很。
饒是謝太太這回也深感幸運了,望著謝莫如的眼睛非常高興,道,“文休大師但是高僧,說甚麼了說這麼久。”
文休法師望向謝莫如,微淺笑著,“老衲年青時正趕上戰役離亂,民不聊生,四周飄搖,倒是去過一些處所。彼時閒來無事,便記上幾筆,厥後結整合冊,曉得的人少了,不料女施主還看過。”
待和尚去了,謝柏方道,“文休法師還寫過紀行?”老衲人得道高僧,是指他在梵文佛經上的成績。
及至到家,天已儘黑,謝莫如命紫藤將蘇不語的字送到謝柏院裡交給綠菊,帶著梧桐同謝柏去了鬆柏院。謝太太倒未憤怒,隻是微微責備,“明天出城,我算著會返來的晚些,隻是也忒晚了,再遲些,怕是進不了城,豈不要在城外過夜了。”
謝莫如這一說就說到了天氣將晚,謝柏都覺著,謝莫如常日話少,美滿是冇遇著讓她想說話的工具。看謝莫如與文休法師,聊的多高興。謝柏都不忍心打斷,不過,他們還要下山回城,謝柏不得不道,“莫如,大師也累了,天也晚了,下次有空我再帶你過來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