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記_51.文康長公主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穆元帝呷口茶,道,“過個三五天,過個三五天就是及笄禮了,如果好不了呢?”

穆元帝點頭,“文康就很好。”

趙貴妃送走聖駕,使個眼色讓宮人出去探聽,一時宮人返來輕稟,“陛下去了麟趾宮。”

趙貴妃心知陛下在說長公主之事,趕緊道,“長公主性子直些,脾氣來得快去得也快,臣妾想著,要不讓延熙去勸一勸,過個三五天,也就好了。”穆延熙,趙貴妃所出皇宗子。

穆元帝笑,“朕想體例勸勸她就好了。”

麟趾宮。

穆元帝本欲相陪,不想內閣有事要奏,便起家去了。胡太後歎,“過年過年的,彆人家都是歇一歇,天子竟忙成如許。”叮嚀女官,“遲早給天子加一盅牛乳燕窩,好生補一補。”瞧著時候差不離,直接讓女官去傳膳了。

謝貴妃道,“昨兒壽安老夫人進宮了呀。”讓謝貴妃說,壽安老夫人的確分歧適,不過是陛下的親外祖母,又不是陛下親祖母。非皇室中人,如何能代太後為公主主持及笄禮。永福公主、長泰公主但是嫡公主!想到昨日母親帶的話兒,謝貴妃心下亦以為,文康長公主最合適。誰曉得本日竟有這等流言,難不成太後想看她與趙貴妃相爭?她乾脆先讓了。管是誰主持及笄禮呢,何必去趟這趟渾水。

謝貴妃也不賣關子,道,“這事兒,臣妾也深思了半晌。想著陛下不問則罷,陛下既然問臣妾,陛下說,長泰公主如何?”

穆元帝笑,“愛妃在做甚麼?”

寧榮大長公主笑,“您白叟家這個年事,那會兒我也嚇了一跳,吃緊的進宮,那裡敢乍然就跟您講呢。”又道,“明天早晨跟老太太說了,當下就急的要進宮。早上半夜就醒了,讓丫環奉侍著起家。”

兩人說了幾句,一道去太後宮裡侍疾。

穆元帝一笑,安撫母親幾句,看時候不早,便回了昭德帝。穆元帝一走,胡太後召來親信宮人,如此這般叮嚀了一番。

熱熱烈鬨的在慈安宮用過午膳,待下午,家在宮外的諸人便辭職了。傍晚穆元帝過來,胡太後與天子兒子說了幾句話,與兒子商討,“我這腳也走不了路,永福、長泰的及笄禮可如何辦?”

穆元帝立即曉得母親是為甚麼悲傷了,當年他在皇父過身後即位,文康即為長公主,可他的親生母親,因太皇太後程氏之故,並未登上太後之位,而是得封貴太妃。厥後,太皇太後過世,他不過八歲,政事皆付予寧平大長公主之手。待胞妹文康長公主及笄時,母親是極想為親女及笄的,寧平大長公主倒是不允,以貴太妃非太後之禮回絕。終究,文康長公主的及笄禮是寧平大長公主親身主持的。

謝貴妃撿一些宮裡的事同穆元帝說了,不擴音及公主及笄禮之事,穆元帝道,“文康的性子,朕想著,或是你,或是趙貴妃,代太後主持公主及笄禮,何嘗不成。”

謝貴妃捧一碟新奇桔子到文康長公主跟前,文康長公主拿了一個,道,“我是給母後提個醒兒,母後、皇後在我前頭,倒也罷了。可如果再把甚麼彆的人排在我前頭,我可不管甚麼年不年節不節的!”

胡太後無法,“那是你外祖母。”

寧榮大長公主安撫道,“老太太也不必急,就是怕您焦急,纔不敢奉告您。這都甚麼時候了,明日我陪老太太進宮。”又得同壽安老夫人說,明日如何請辭太後說的給永福公主、長泰公主主持及笄禮的事兒。壽安老夫人有了年事,婆媳兩個嘀咕半日。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