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大明朝_第145章 我們都是定王的人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不發這旨意,現在吳三桂還好幸虧寧遠衛呆著呢!

但是有開消冇進項的,他也支撐不了太久啊!要真和李自成的二十萬雄師在山海關下打上一個月,那得花多少錢啊?就算吳三桂捨得,他也冇有啊!

劉生笑道:“爵爺之前不就是以定王的名義向滿洲人借的兵?現在無妨持續盤算王的燈號,一方麵對付滿洲人;一方麵在永平府境內張貼佈告,就言定王殿下借來了十萬滿洲兵,不日將反攻北京。如果闖逆聞之而退,那麼我們就不開山海關放滿洲兵來了。”

李自成是四月十三日分開北京開端東征山海關的,比多爾袞分開瀋陽的時候還晚了一天。而由北京到山海關的間隔,同瀋陽到山海關的間隔差未幾,都是七八百裡。不過李自成的這一起卻走得比多爾袞辛苦。

彆的,就是撤進山海關內的幾十萬百姓讓吳三桂頭疼——說真的,把這些人撤進關內還不如留在寧遠呢!

崇禎的聖旨坑他,多爾袞的大清兵逼他,李自成這個賊頭也不知吃錯甚麼藥了,不去大沽口追殺皇上,卻往山海關來!另有一個搶了自家妹子,忽悠了本身老爹和兄弟的太子爺,竟然把引清兵入關的奇策當作了下策!

如果這些百姓家眷現在都在寧遠衛、寧遠中右所、寧遠中左所、廣寧中右所、廣寧中後所、廣寧前屯衛、廣寧中前所這些城堡及四周的堡寨內裡呆著。

在灤州城外,總管禦營的李雙喜將一張方纔揭下來的佈告雙手遞給了李自成,李自成接過來一看,濃眉就不自發的擰成了一團。

如許的環境和他向北京進軍時碰到的環境完整相反。當時候大師都在迎闖王,雄師過處都是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闖王雄師乃至不消籌辦軍糧,靠沿途百姓的供應,就能一起行進了。

“還是放清兵出去吧!傳聞清兵來了十萬,加上我們的兵馬,十五萬都有了。如何都能打倒李自成......李自成一垮,去山西也好,去北京也好,哪兒不比被人堵在山海關強?”

多爾袞的雄師多數都過遼河了,還會容吳三桂縮回寧遠?

如果關寧軍在鬆錦大戰後就入關,在永平府和薊州鎮境內安設下來,那也就冇有李自成突破京師的事情了。

進入永平府境內後,不但路邊上冇人,連開平衛城和灤州城都空空如也,百姓官員,都跑得一個不剩。驅逐李自成雄師的,隻要貼在城門口的佈告。

不過話說返來,引清兵輕易,送清兵難啊!搞不好真就弄巧成拙,被多爾袞阿誰韃子攝政王逼得不得不投韃.......

此人是......吳三桂想了想,記起來此人是陳圓圓帶來的保護,名叫劉生的。彷彿跟孫傳庭乾過,比較體味流寇,並且還識得幾個筆墨,以是就委了個小官,擱在幕僚堆內裡了。

“劉生,你有話要說嗎?”吳三桂問。

“那就轉移出關啊。”

“可千歲爺叫我們死守山海關不讓清兵出去的......山海關是天下第一雄關,流寇即便真有二十萬眾,孔殷之間也打不下來。隻要熬到清軍自薊州、密雲入關隘,流賊必定退去。”

“陛下,您看。”

“哈哈哈,”吳三桂笑了起來,“冇想到你這個粗胚另有這等策畫......好好好,就這麼辦!本爵不過是戔戔的遼東總兵官,上麵另有薊遼總督,另有大明定王殿下!本爵但是大大的忠臣,當然要聽總督和定王殿下的話!”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