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大明朝_第254章 分田分地紮根 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朱純傑答道:“停止昨日,能夠確認的位於應天府境內的園子有128座,此中位於南都城內的有66座。”

“嗬嗬,”朱慈烺嘲笑了兩聲,“南直隸都是平原,浙江都是山巒。並且南直隸比浙江省大了一倍半都不止。根底竟然隻多3100萬畝......這還是張居合法政時候清查出來的數量!”

寇白門是很標緻,的確配得上秦淮第一豔,不過並不是朱慈烺的菜。

他又向錦衣衛批示使朱純傑使了個眼色。朱純傑笑著摸出了厚厚的一本賬冊,“千歲爺,這是錦衣衛方纔清算好的閹黨逆賊各家的財產賬冊,請您過目。”

“不甚要緊?”朱慈烺看了他一眼,“再要緊的事情另有嗎?”

而明朝在江南的“重稅”,以稅賦最重的姑蘇府為例,在稅出事情履行的最有力的洪武年間,年入稅糧在270萬石——280萬石,約占天下總數的一成不到。而均勻的畝稅不到三鬥,約莫是二鬥八升。產米三石,納糧不到三鬥,稅率不到一成,能算“重稅”嗎?

對於冇有化肥,冇有農藥的期間,這類產量實在不算低了。

南直隸相稱於後代的江蘇、安徽和上海市。固然此時的江蘇省冇有後代那麼大——蘇北有部分地盤還沉在海裡,冇有淤積出來。但是隨便如何算,江蘇的耕地必定比浙江要多!

“千歲爺,這類不甚要緊的事情,您何必親身過問?”

朱慈烺道:“500萬兩銀子解部,其他都分了!”

當然了,姑蘇稅,江南的稅,比起天下其他處所來講,還是非常重的。遵循畝稅而論,姑蘇的田稅約莫是天下均勻程度的七到八倍!

“千歲爺,能獲得3000餘萬畝地盤就已經很好了!”吳襄笑得都合不攏嘴了,“便是有十萬克難新軍,有1000萬畝就充足了......跟從千歲爺的功臣再賞500萬畝也夠了。還1500萬畝能夠歸入軍屯,一畝收個七鬥租子,也能有1000餘萬石支出啊!”

“哈哈,1600萬畝的隱田!”朱慈烺笑著,“真是好啊!對了南直隸有多少在冊的田土?”

這真是大手筆啊!代價將近2500萬兩的財產,就如許被朱慈烺分出去了!

看到朱慈烺隨便打發了寇白門,吳家父子才鬆了口氣兒,然後爺倆相互對視了一眼,吳三輔笑著說:“千歲爺,您今兒把大師夥都召來,不會就是一起聽這小娘槍彈曲兒吧?”

“哈哈。”朱慈烺一招手,黃小寶趕緊上前,將賬冊取了,雙手遞給朱大太子。

“哈哈哈,”朱慈烺大笑,“在坐諸位都有園子了!”

好個屁!朱慈烺心內裡嘲笑:明顯有一億五千萬畝地盤,賬麵上就記七千多萬,此中另有起碼一千幾百萬畝是不征稅的軍屯。餘下的六千萬畝當中,又有七八成是各種紳田,一樣不需求征稅......

但是中原和西北的旱田,即便在小冰河期之前,畝產(麪粉)也達不到一石,凡是隻要幾鬥。便是免稅,種一畝北方旱田的支出也不成能同一畝江南水田比擬。

從這個角度而論,江南的田稅底子不重。

“浙江呢?”

從這一點來講,的確是重稅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