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大明朝_第337章 坑人的恩科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抗虜保教需用大兵,然兵將皆賴餉聚,商稅又為財賦之基,如何使商稅充分軍用充沛?這是如何回事?”

而在會聚南京的一萬多個舉人當中,另有一些特彆高興的舉人。比如鬆江才子羅至公——他多數就是今科第一甲第二名,如果考得好一點,高中狀元也是能夠的!不是狀元,就是榜眼啊!光宗耀祖啊!老羅家詩禮傳家多少代了,儘出舉人,愣冇一個進士,此次不但要出進士,並且還是狀元榜眼如許的名次,今後必然能當上羅閣佬的......

“收商稅,嗬嗬......”

真是聰明啊!羅至公吐了口氣,已經在佩服本身了——照著這個思路寫,狀元能騙到手,江南士林那邊也能夠交代啊!

彆的,黃宗羲還主張通過清算吏治,用“寬入”、“嚴管”和“養廉”三法停止清算。如許就能讓大明的官吏得力,政務高效,不管是征稅還是促進工商,都會有事半功倍之效。

按照朱元璋的規定,科舉測驗考三場。

後者則是將處所征稅和科舉名額連絡在一起——交稅多的處所,就應當有更多的舉人、進士名額。而交稅少的處所,則應當扣減舉人、進士的名額。

......

至於驚駭......狀元的文章必然會遍及傳播的!如果本身寫瞭如何嚴征商稅的文章,會不會變成東南士林的公敵?

就在羅至公心內裡非常對勁的時候,江南貢院的考棚內已經群情紛繁起來了。本來明遠樓上已經放出了第一場測驗的考題——明遠樓是江南貢院內最高的修建。遵還是例,在每場測驗前,考官要把當場測驗的題目寫在一塊木牌上,到明遠樓上高高舉起,稱舉牌放題,供考生謄寫。

第一場、考四書義三道,每道二百字以上。五經義四道,每道三百字以上。

......

題目很難,但是難不倒黃宗羲!要黃或人放棄狀元是不成能的......大年月朔祭祖的時候,他都已經在父親黃尊素的牌位前報了喜。他那麼大的孝子,如何能夠在亡父靈位前說了不算?亡父在地府之下會悲傷的,儒家最講究孝道了,如果讓地府之下的父親商心,他還能算是人嗎?

以是朝廷要嚴征商稅,就必須從權貴、近臣、官員開端,必須一體征稅——這當然是做不到的!既然做不到,那麼東南士紳逃稅偷稅也就天經地義了......

大明崇禎十八年正月十八,好日子,雙十八啊!

如何收商稅?

這題目到底要不要好好做呢?

彆的,這題目也不對啊......哪有直接問如何收商稅的?這題目如何做啊?《文獻通考》和《大明會殿》上也冇有答案啊——這策論本來是要考覈考生博古通今的才氣,需求考生通讀史乘,以及當朝政書。但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冇有甚麼實際事情經曆的舉人們常常做不好策論。以是到了厥後,考生們隻讀《文獻通考》和《大明會典》,一古一今兩部著作來對付測驗了。

一邊是狀元,一邊是東南士林......如何辦啊!

“是不是放錯題目了?”

彆的,大明的科舉測驗固然有三場。但是真正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實在是第一場,也就是“四書義”和“五經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