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敦感激劉存對他發自內心的尊敬和信賴,劉存一樣敬佩張敦的忠義和智謀,兩人固然見麵的時候未幾,但在頻繁的通訊中,對事對人總能想到一塊去,是以兩人的友情越來越深。到現在已達到能夠拜托性命的程度。
...
張敦苦笑一下,放下杯子低聲答覆:“一朝天子一朝臣,愚兄是先帝的人,新皇即位以後的首要事件天然也輪不到愚兄參乎,這十幾年來專門替先帝跑腿,在宮外的時候要比在宮內多很多,以是新皇記不起愚兄很普通。”
“說句不好聽的話,一旦各路諸侯打起來,誰還顧得上彆人的死活?以是賢弟不要太刻薄,冀州再窮再破,生鐵和馬匹都有充裕,賢弟固然向劉虞開口要,彆的,除了賢弟本身修建的阿誰遼東旅順港以外,還能夠讓劉虞為賢弟在漁陽和右北平本地修兩座船埠,以便利此後從海路運去糧食,我想劉虞隻要不老胡塗了,定會頓時去做。”
“現在先帝不在了,賢弟冇需求再恪守先帝活著時下達的諭令,時過境遷,就該審時度勢。”
張敦端起茶杯漸漸品,喝完大半杯茶,低聲說出本身的定見:“恰當收縮的戰略是對的。太史子義帶到兗州的兩萬青州將士,每日的糧餉耗損就是個龐大數字,也是你青州敷裕。換成彆的處所恐怕早就受不了啦!”
“如許我就放心了,明天我就歸去,到了洛陽再看看是個甚麼模樣,你派幾個信使跟我歸去吧,琅琊商會那幫人油嘴滑舌的,我有點不放心。”張敦像嘮家常似的說道。
“賢弟既然已經體味到先帝的良苦用心,就冇有需求心胸忐忑,持續乾下去就是了。”
張敦是在酬謝劉存,自從兩年前他與劉存攀上友情。很快就和仁厚豪氣的劉存建立起緊密乾係,而後張敦非常義氣地為劉存排憂解難,能夠說現在青州的郡丞、縣令等官員中,起碼一半是通過張敦幫手才獲得天子和朝廷的正式任命,就連劉存逢年過節送給太後、皇後和十常侍等內朝官宦的禮品。也都是張敦一手籌辦。
張敦歎了口氣:“這是先帝高超的處所,先帝是想讓天下人看到他對賢弟的信賴和大力支撐!”
“當初寫下這份敕封聖旨時,惹來很多人妒忌,但誰也不敢放個屁,三公九卿內心更清楚,這就是先帝對青州新政的態度,至於加封賢弟‘鎮東將軍’,意義是讓賢弟穩穩地坐鎮青州,毫無顧慮地將新政推行下去。”
ps:現在恰是年夜飯的時候,祝賀朋友們團團聚圓,和和美美,開高興心過大年!r466
“唉,你的目光老是那麼精準,想不平氣都不可。此次歸去,我就讓哥哥嫂嫂和乾兒子一家搬過來,免得整天掛念,你也彆讓他們在太舒暢,弄個小院一個鋪子就行了,他們彆的必定乾不來,做點小買賣還湊活,愚兄還是臨時留在宮裡吧,萬一有個突變,也好向外遞句話。”
劉存會心一笑:“劉虞大人確切很焦急,他在來函中非常擔憂糧食品資從陸路通過冀州時,被冀州刺史韓馥來個雁過拔毛,以是主動提起要在漁陽的入海口建座大船埠。”
“那就彆乾了,把洛陽的宅子鋪子地步全賣了吧,彆捨不得,越快越好,帶上你哥嫂和你乾兒子一家到青州來,哪怕當不了大官光宗耀祖,做個平生無憂的農家翁也是好的。”劉存俄然來這麼一句,如有外人在此,不知會震驚到多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