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吏_第226章 自三峽七百裡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是一個陳腐的部族,除了巴郡外,現在在南郡西部的夷道、夷陵、姊歸、巫縣也有很多巴人漫衍。黑夫在江陵城裡也偶爾見到幾個,巴人勇猛,常作為虔誠的軍人,為本地豪長看家護院。

自打從枝江出來後,魯蕩對黑夫態度俄然熱忱了起來。

黑夫還不及發問,中間阿誰一向瞭望江麵的小吏俄然叫道:“長史,船來了!”

孤陋寡聞的他不曉得,後代三峽的這一段實在也冇被淹……

夷陵縣位於枝江縣以西百五十裡,恰是此次郡守行縣的第二站。

“未曾想,我竟還能見到未被淹冇前的三峽!”

魯蕩道:“我傳聞,當時司馬錯將軍率巴蜀三萬之士,以大船數十,劃子數百,起於汶山,浮江而下。巴郡城江州,至楚郢都,也就是現在的江陵有千三百餘裡。裡數雖多,但是水流緩慢,可日行三百餘裡,不費牛馬之力。”

葉郡守在夷陵還是先檢察了在本地種著的冬麥,用了堆肥漚肥之法後收成如何,一樣是減產三成擺佈。郡守非常對勁,而後便持續去檢察水碓在本縣的推行環境。

“自三峽七百裡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半夜分,不見曦月”……冇記錯的話,課文裡是這麼描述的,而黑夫麵前所見風景,也找不到更合適的詞彙來描述了。

黑夫地點的山頭叫做“西陵峽口”,恰是三峽之一西陵峽的起點,七百裡三峽的層巒疊嶂、浩浩大江的險灘密佈至此結束。從這裡往東,兩岸連山就變成了小丘陵,迴旋湍激的江水也垂垂漫為平流。

黑夫看出來了,魯蕩長史是在等人!那人應就在這船上。

與此同時,黑夫也不由佩服起司馬錯來,說道:“我傳聞司馬錯將軍早在惠文王時,便力主伐巴蜀,秦據巴蜀,則能夠上遊之勢威迫楚國,真是高瞻遠矚!”

說話間,那年青人彷彿很懂秦國的禮法,遠遠地就朝魯蕩和黑夫作揖。

夷陵西高東低,有很多湍急溪流,恰是合適推行水碓的好地點,加上本縣人丁不過兩萬餘,多設水碓,恰好能彌補人力的不敷。

“比起奇景,我還是更想歸鄉。”

此次郡守倒是冇讓黑夫同業,因而黑夫樂得輕鬆,在花了一天時候查抄完本地兵籍,肯定了征兵規程後,公事就算辦完了。眼看郡守還在鄉間轉悠,他便一時心癢難耐,打著去西陵峽口巡查水道、亭驛之名,讓幾個本地小吏作為領導,帶他來了一趟西陵峽一日遊。

“本來是秦國最大礦老闆的兒子啊!”

黑夫道:“待到了安陸,當由我為郡守和長史帶路。”

“孀婦清之子?”

因而黑夫便故作輕鬆地說道:“現在巴蜀已是秦之郡縣,固然我也聽聞,曾有幾次蜀侯之叛,但自從李冰郡守管理後,處所安寧,且有水利灌溉,每年都有多餘的糧食外運,夷陵也武備完美,長史是不是多慮了?”

而後二人沉默了半晌,隨即魯蕩又指導著這夷陵城邑,提及了黑夫感興趣的兵事。

“恰好當時武安君破鄢城,便過荊門,來夷陵與司馬錯將軍相會。以巴蜀之糧,讓擊穿了楚國的將士們飽餐一頓,火燒夷陵以打單楚王。以後海軍也東侵至竟陵,金鼓之聲聞於蘭台之宮,那楚襄王公然如驚弓之鳥,帶著宗室貴戚棄郢東逃了。”

說到這裡,魯蕩忍不住嘲笑起楚襄王的膽怯無能來,讓楚襄王魂牽夢縈的巫山神女,就如許淪喪在秦軍的大船勁弩之下,他卻隻能倉促西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