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吏_第354章 五年計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彆的,三年免稅結束後,官府開端朝陽武縣征田租、口賦、徭役,比魏國時更重了幾分。百姓向鄉吏抱怨,鄉吏則推給縣吏,縣吏又說是郡上的意義,因而百姓之怨,集於秦吏。”

黑夫無法地說道:“陳生有所不知,朝堂之上,有七十多位博士,固然儒生居多,但也有些名滿天下的黃老之徒。”

這時候,他的醉意也消了,驚覺方纔的話有些不當,趕緊道:“平妄談國事,還望右庶長和內兄勿怪……”

張蒼笑道:“休說四老,右庶長曾勸陛下,突然廢六國筆墨,恐處所小吏、百姓不能及時學會秦字,有所不便,請改成五年,稱之為五年打算。但陛下卻嫌五年太長,這才定了三年,若非右庶長進諫,恐怕各郡縣一年內便要完成此事!”

但黑夫和張蒼卻隻是麵麵相覷,笑了笑,又歎了口氣。

巧了,張蒼的教員荀子,也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儒家,他相容幷包,雜糅了九流十家的學說,化為己用。

陳平想多了,甚麼“同榻而眠”隻是黑夫客氣地說說罷了,他們的友情遠未好到那份上,不過是在府邸內專門為他辦了一個小宴,除了陳平之妻的堂兄張蒼外,冇有其他外人。

“律令煩瑣,百姓又不懂秦篆,常因犯下小錯而被剃髮、黥麵,淪為刑徒。光是陽武縣,幾年下來,刑徒便將縲絏塞滿,如此一來,工地倒是有人乾活了,但官方抱怨之聲可不小。”

他欠身道:“平竊覺得,現在天下人最需求的,不是冇完冇了的政令,不是苛律重徭,而是療攝生息。若能以商君之法與黃老之學並舉,因天循道,刑德並用,行平靜有為之政,則萬民自化。”

陳平恍然大悟,黑夫則墮入了思考。

“魏亡後,魏地設碭郡,使郡守縣令治之,最後兩年還因俗而治,但自客歲開端,便廣佈律令於縣、鄉,大肆鼓吹,讓百姓們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比如號稱東園公的唐秉、號稱夏黃公的崔廣、號稱綺裡季的吳實、號稱甪(lù)裡先生的周術。你的設法,他們已向陛下進言過,就在客歲,這四位父老曾用平靜有為,療攝生息的黃老之術遊說陛下,但陛下以為這是陳腐法古之言,與秦律原則相悖,遂不聽……”

“然也。”

“巨人啊,總有些類似之處!”

張蒼點頭:“商鞅第一次說之以堯舜禹的帝道,第二次說之以商湯周武之霸道,皆語事很久,孝公卻聽了幾句就開端打打盹,冇將他所說的話聽出來。直到第三次,商鞅開端報告讓秦突然強大的強國霸道,秦孝公聽著聽著,竟漸漸往前坐到了商鞅的席上,相談數日不厭!”

因而,黃老之言不被秦始皇看重,四老也與儒生一樣,成了朝廷上的安排。

黑夫看著陳平,悄悄讚歎他固然年青,卻已經看到了秦朝的一大隱患,便問:“陳生覺得純用律令不當,那又當如何治世?”

不過,在陳平看來,這半年來,秦政過於短促了,山東百姓還冇從滅國裡緩過神來,就被連續串的政令要求砸得暈頭轉向,幾百年的風俗,朝夕肅除談何輕易,秦吏催促又急,逼得本地人焦頭爛額。

這時候張蒼接了腔,問道:“傳聞,陳平學的是黃老?”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