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氏夫人帶著女兒秦幼儀出門插手各種宴會、與人寒暄時,也常常帶了秦幼珍同業,連她的婚事,也是許氏夫人做的主。薛氏寡居在家,少有出門寒暄的時候,又對庶女不上心,能給秦幼珍尋到甚麼好婚事?若不是有許氏夫人做主,還不曉得秦幼珍會流落何方呢。現在她嫁入一家姓盧的官宦世家,夫婿是旁支的嫡子,年紀悄悄就高中了進士,現在已官至四品知府。秦幼珍既是誥命夫人,又生了兩子一女,家裡冇妾,冇有庶後代,公婆寬仁慈愛,妯娌也和藹好相處,她日子過得不知有多麼順心呢。
秦伯複娶的是他親孃舅的女兒,他的遠親表妹小薛氏,親上加親。這門婚事傳聞是薛氏一力主張的,秦伯複本人彷彿不大甘心,婚後與小薛氏豪情也是平平。他們伉儷二人生了兩個女兒,彆離是十二歲的大女人錦儀和七歲的四女人錦春,此中錦春因為秦含真的原因,排行由第三改成了第四。半年之前,秦錦春還是世人丁中的秦三女人來著。
倒是薛氏與秦伯複一家,看著這個庶女,就總感覺眼紅。薛氏給兒子謀來的婚事,就隻要孃家侄女。薛家遲遲未能重奪皇商的名頭,至今也就是個富販子家罷了。秦伯複一心想往上爬,要在朝廷上爬得更高,要壓太長房去,薛家幫不上他的忙,反倒還要借他的名義,仗承恩侯府的勢去投機。秦伯複是想要借力,卻又無處可借。而秦幼珍不但嫁進官宦人家,夫婿也得居高位,如何看都比嫡兄麵子。可惜這份麵子,二房卻沾不得光。因為秦幼珍自小就常常被許氏夫人接疇昔長房小住,幾近是由許氏夫人教養長大的,孃家也隻認長房,便是要回二房來,也不過是依禮行事罷了,要討情分,那是冇有多少的。
撤除這一子一女外,秦仲海另有一個十歲的庶子。對於這個孩子,不管是金象、執事嬤嬤還是其他丫頭們,都冇有多提,隻說有這麼一小我,卻冇說他生母是誰。姚氏院子出身的百靈在牛氏身邊奉侍,在牛氏的詰問下,方纔含糊地說:“是個冇有端方的背主丫頭,百口都瞧不起的。我們奶奶寬弘大量,才容她在府裡,常日也不敢到人前來。三太太不必放在心上。”
聽完這些八卦,趙陌也就體味了承恩侯府秦家各房的人丁環境了。細心想想,彷彿還挺龐大的。他倒不為本身擔憂,隻是為秦含真擔憂:“表妹你如許的性子,進了侯府可如何辦呢?他們家不但人丁多,並且相互多有不睦。若說你們三房與長房或二房略微有些交誼,倒也罷了,可他們兩房的人,都不象是能與你們家靠近的。”
這秦家長輩們的陳年舊事是說完了,趙陌也從中體味到了秦家三房人之間的恩仇情仇。
秦含真笑著說:“我又何嘗不曉得這個?但兵來將擋,水來土淹,隻能見步行步了。你瞧我祖父多麼平靜,我祖母也冇感覺驚駭的模樣,頂多就是有點妒忌。長輩們都不擔憂,我們做小輩的需求擔憂甚麼呢?不是有句俗話說得好,天塌下來,另有高個兒頂著嗎?你就放心吧!”
秦鬆次子秦叔濤,在兄弟中排行第三,本年二十七歲,娶妻閔氏,乃是一名將門令媛。他伉儷二人也生有一子一女,嫡女錦容五歲,嫡子秦端年方三歲,比梓哥兒年紀還要小些。但除此以外,秦叔濤另有一個庶宗子,是八歲的秦順,乃通房丫頭所生――當然,生子後便抬了姨娘。算起來,這庶宗子是閔氏進門後才懷上的,年紀比嫡出的弟妹要大好幾歲。身為正室的閔氏,竟然是在庶宗子滿了三歲以後,方纔生下了頭一個孩子,也就是長女錦容,又再過兩年,才生下了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