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天疑雲_第44章 幕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聖瑪利亞修道院教堂內部

十一點多拖著行李來到火車站。

冇錯,和《最後的晚餐》相對的另有一幅壁畫。如果你看到了下方的標記...噓!對...我是忍不住偷拍的...>_<

教堂的側翼一樣高挑

我在另一篇日記裡詳細記錄了在這兩個處所的經曆。現在,讓我們從上午9點半提及。

修道院取票的前台

===========以下為無圖的紀行,湊字數用===========

聖瑪利亞修道院的內庭,我們在列隊等著被放出來

《最後的晚餐》地點的聖瑪利亞修道院

八點二十定時到了聖瑪利亞修道院(santazie)。它位於米蘭市中間以西,以其會院食堂裡達芬奇創作的壁畫《最後的晚餐》(a)而著稱。1943年8月15日,教堂遭到盟軍飛機轟炸,會院食堂大部分被毀,但《最後的晚餐》地點的那麵牆卻古蹟般倖存。

揹包歐洲之意大利-比薩

米蘭始建於公元前400年。公元4世紀,在狄奧多西一世為羅馬天子時,米蘭曾短時候成為西羅馬帝國都城;同一期間公佈的《米蘭赦令》使上帝教今後成為羅馬帝國國教。文藝答覆期間,達・芬奇為米蘭設想製作了運河和城堡,也促使米蘭成為佛羅倫薩以外的又一文明重鎮。1859年,在經曆了西班牙人、奧天時人和法國人的不竭爭奪後,米蘭又重新迴歸意大利王國。在二戰的炮火中,米蘭曾蒙受重創,不過所幸像《最後的晚餐》如許的藝術珍品得以無缺儲存。現在的米蘭是天下最大的都會區之一,天下汗青文明名城,同時有著天下時髦與設想之都的佳譽。

冇多久就走到了斯卡拉廣場,它就在斯卡拉歌劇院和埃馬努埃萊二世拱廊邊上。說是廣場實在更像個小街邊公園,花壇中間是達・芬奇的記念碑,由雕塑家彼得羅・馬尼雕鏤而成。

九點觀光就結束了。既然都來了,就趁便觀光一下修道院的教堂吧。

揹包歐洲之捷克-布拉格(斯洛伐克)

廣場中心是意大利王國第一名國王維多利奧・埃瑪努埃爾二世的騎馬銅像,由埃爾科萊・羅薩於1896年雕鏤而成。大教堂、埃馬努埃萊二世拱廊,卡爾米納蒂宮等修建就環繞在廣場四周。

在車站的咖啡館點了份卡布奇諾和另一種口味的牛角包當午餐。

不愧是意大利,火車站都長的跟藝術館一樣。

米蘭中心車站360度氣度無死角

廣場的東麵就是米蘭大教堂(,意大利語指的就是都會的主教堂)。它是天下上最大的哥特式修建,是範圍第二大的教堂(僅次於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是米蘭的標記。哥特式的尖塔搭配巴洛克氣勢的雕飾,自上而下,極儘豪華。教堂內部共有135個尖塔,每個塔尖上都有一座神的雕像,加上教堂內部的雕像裝潢,共有6000多個雕像,是以也是天下上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

揹包歐洲之意大利-威尼斯

=========字數差太多,隨便來一篇好了==============

揹包歐洲之德國-科隆

公園另一端與城堡遙遙相望的就是戰役門了。這東西看上去像是巴黎班師門(小一號的)和柏林勃蘭登堡門(標記性的馬車雕塑)的異化體。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