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吃光了,衣裳刮碎了,鞋底磨穿了,在山裡轉悠得也分不出東西南北了,仍舊冇有挖到一棵棒棰,可他還是不悲觀,餓著肚子也要往前闖。
相傳很早很早之前,山東十年九災,老百姓的日子可苦透了,這一年剛把種子灑在地上,又趕上了少見的大旱氣候,一個半月滴雨未下,地裡的莊稼苗乾得一燃燒就能著。
“家住萊陽本姓孫,漂洋過海來挖參,三天吃了一隻水蝲蛄,你說寒心不寒心?家如有人來尋我,順著蛄河往下尋啊……往下尋……”
因為孫良是外埠人頭一個進長白山挖參的,厥後人都稱他為“參把頭”。
萊陽地界有一戶姓孫的人家,當家人叫孫良,三十多歲,恰是渾身是勁的時候,他一見又鬨了災荒,滿地莊稼是希冀不上了,到春季收不下來糧食,拿甚麼贍養老婆孩子。孫良正愁得冇法,傳聞關外長白山老林子裡有人蔘,關東人叫棒棰,這是一種寶貝,如果能挖到幾棵,那一家長幼的日子不就有了下落。
厥後白鬍子老頭消逝了,小罕子遵循白鬍子老頭的指導,果然在前麵山包下找到了八戶人家,又在右邊百步開外找到了一棵大山參。因而,小罕子就和那八戶人家把參挖了出來,買了很多錢,就在這一帶招兵買馬,囤糧聚草,一步步地打出了清王朝的江山。
這時候,天也垂垂黑下來,夜裡刮旋風,把林子颳得嗚嗚直響,就像有人在抽泣,第二天,隻見臥牛石上麵孫良躺的阿誰地上,隆起了一個墳包,本來,孫良的屍首被旋風裹挾著砂土落葉土葬了,而那塊寫著字的臥牛石成了孫良的墓碑。
一不謹慎,一腳蹬翻水中一塊石板,俄然一個水蝲蛄竄了出來,他倉猝伸手抓住,把水蝲蛄的殼揭去,不管三七二十一,放到嘴裡大嚼起來,可再想抓幾個吃,連翻幾塊石頭就把孫良累趴下了,腿顫抖,說甚麼也是站不起來了。
……
彈指一揮間,不知又過了多少年,小罕子,也就是厥後的老罕王努爾哈赤,當時被明朝的遼陽總兵趕進了長白山,成果也迷了路,眼看餓得不可了,正在迷含混糊的時候,俄然麵前一亮,林深處走來一個白鬍子老頭,對他說:“小夥子,前麵的山包下邊,住著八戶人家,你到那邊和他們一起過日子去吧,間隔這裡百步開外,另有一棵大棒棰,你挖出來賣了,購置你所需求的家業,將來你會有一番高文為,信賴我。”
“是啊,人蔘很值錢,隻要無益可圖,即便冒險丟掉性命,也有人情願乾。”陳傳授頓了頓,又問:“既然采參這行當很陳腐,那麼有甚麼傳說故事之類的,我小我對風俗非常感興趣,老鄒,你再多說一些好嗎?”
他采參心切,路上顧不得歇腳,連宿搭夜地往山裡奔,趟過一河又一河,翻過一山又一山,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才進入長白山老林子,當時候,長白山裡底子冇火食,樹木狼林,草深冇腰,野牲口到處都是。
“是啊,”老鄒點點頭說,“長白山橫臥在吉林、遼寧、黑龍江三省的東部,是滿族以及其他東北少數民族的發源地,人們常說‘白山黑水’就是泛指我們東北地區,白山就是長白山,黑水便是黑龍江,白山黑水已成為東北的代名詞。要說長白山有多大,狹義的講,是指長白山山脈,廣義的講,是指以長白山山脈為中間的內涵地區,那可就大了去了,至於有多大,我可也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