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日常_第99章嚴父與慈父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直郡王與太子分坐在他的兩側,他挨著個的問疇昔,輪到八貝勒時,他想起他膝下至今無一子一女的事,叮囑道:“朕已經叮囑你惠母妃為你好好挑兩個好孩子,進了府也能為你開枝散葉,來歲的這個時候,你要帶著朕的皇孫和皇孫女來拜年,朕才許你進門哦。”

李薇說:“就是把你三歲時寫的字,跟你哥三歲時寫的字比。”

三阿哥拉著四爺看他寫的字,特彆高傲高傲。四爺坐下替他圈字,他剛拿筆不到半年,寫得不說是狗爬也差未幾了,可在四爺眼裡,這一筆劃得很直,歡暢的圈起來,這一點頓得很判定,圈起來!

可三阿哥不樂意了,扯著四爺道:“阿瑪,你再看看!再看看!哥哥比我寫得好多了!”

哦,他是感覺因為他小,以是四爺用心嘉獎他,以是讓弘昐受委曲了。

朝中的事不能遲延,有一刻擔擱,摺子就積成了山。一些略為不首要的摺子他都臨時押後了,剩下的都是需求他親身批閱的。

再看麵前這兩個孩子,四爺忍不住笑了,真是……都被這個當額孃的帶歪了。

現在,滿人崇佛之心日趨高漲,遠在草原的活佛也要在他這個天可汗的麵前低頭。如果還在草原上的愛新覺羅家是毫不敢想的。

三爺見他說這些冇滋味的話,淡淡一笑道:“老四啊,你但是越來越滑頭了。”

康熙放動手裡的摺子,起家喊梁九功出去:“去把我們從南邊帶來的果子帶上。”

當時大清還是稱金,草原上的孩子生起來像牛羊下崽,一窩窩的。那裡像前朝那樣,天子富有四海,卻求不到子?

三阿哥立即乖乖站在弘昐桌邊,拿硯滴謹慎翼翼的添水,然後拿墨錠緩緩磨起來,嘴裡還唸叨:“左三圈,右三圈……”

弘昐額頭都冒汗了,四爺出去時他這一張字還冇寫完,不敢放筆,四爺一貫教他們先把手邊的事辦完再做其他,不然做事半途而廢,不是好風俗。以是他也冇對四爺見禮,隻顧著先寫字。

再說同母的兄弟今後起嫌隙的能夠也少些。

成果三阿哥轉腦袋時一眼看到站在窗下的四爺,歡暢的大喊:“阿瑪!”

也不見他擔憂會觸怒弘昐。

之前滿人都是信喇嘛,信長生天,到了康熙時已經都信佛了。固然喇嘛也信佛,卻跟中原的佛教大不一樣。康熙倡導信佛輕喇嘛,是因為在草原上時,一個名聲大的喇嘛乃至能夠擺佈一個族的興衰,喇嘛是活佛,他倒是賢人。

僅一刻後,諸王貝勒就都退下了。

跟著皇上出來,卻不是去武英殿,而是上書房。

三阿哥:“我哥三歲時……?”他冇見過他哥三歲時的模樣,還覺得他哥一開端就這麼大。

“是。”梁九功去叮嚀。

當時他巴不得兒子多些再多些,夜夜無人時也對著長生天禱告,求長生天多賜麟兒,以保大清千萬年。

康熙想起這些,仍然為本身的所做所為而高傲高傲。先帝順治爺崇信中原佛教,還曾請禪師進宮講經,世人乃至傳說先帝想剃度削髮。

梁九功陪笑,曉得此時皇上隻是需求一個聽他說話的人,不必回話。

他冇有親見,卻也信賴皇阿瑪毫不是一個會放棄身上的任務,為一個女人去削髮當和尚的人。

三阿哥理所當然的說:“那當然啦,院子裡那棵就很大啊,我養的也該長那麼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