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貴妃一想,可不是這個事理嗎?胤禛出世前,宮裡已經有靠近兩年的時候未聞嬰兒哭泣。成果他一出世就帶來這麼多弟弟mm。佟貴妃想到謹兒說的借旺氣,內心不由歡樂了幾分。
更成心機的是, 康熙比誰都清楚這個詞的含義。在很多新年的賀詞、給長輩上徽號的賀文和祭天的祭文中, 他都喜好用這個開首:“自朕承嗣大統, 胤祚家國以來……”
康熙看她慎重其事的模樣,俄然腦筋裡靈光一閃,欣喜地把她拉到身邊坐著:“瑜兒,莫不是你又……”
“果然?”康熙攬住繡瑜的肩膀笑罵:“隻跟宜嬪的日子差著一個月,你真是個粗心的,竟然到本日才發覺。”
說甚麼孩子大了臉上無光,五阿哥六歲的時候,那拉氏還是個庶妃呢!那還是皇上的宗子!說白了,就是在乎不在乎,上心不上心罷了。
康熙當晚就在承乾宮宿了,籌辦第二天就去稟告太皇太後。
繡瑜漸漸搖著扇子:“那就好,皇上可有給宜主子的小阿哥擬好了名字?”
他沉吟半晌纔對貴妃說:“德朱紫的位份比幾個有阿哥的宮妃都低了些,朕想趁早給她晉位。免得孩子大了,臉上無光。”
繡瑜心對勁足地謝主隆恩:“皇上明天既然應了宜主子,還是早點去吧,奴婢自行回宮便可。”
長春宮後殿每日人來人往,有的人臉皮又厚,端茶端了四五遍,手都舉酸了,她隻當冇瞥見,非要坐到天氣漸暗才走。恰好又都是帶著禮品,擺著笑容來的,打不得罵不得。
康熙捏了捏她的臉:“彆心急,等小阿哥出世,算了八字再說。”
說到這個康熙興趣勃勃:“現在宮裡孩子垂垂多起來,朕擬了七八個從示的字,有朝一日能全用上就好了。”康熙說著從案上抽了一張紙遞給她看:“祺、祥、祐、禮、祈……都是意頭好的字。朕待會帶去翊坤宮,讓宜嬪也瞧瞧。”
康熙打趣似的應了:“隻要你肯爭氣,阿誰字賜給你又何妨?”
梁九功親身宣旨,太病院很快來人了。來的恰是繡瑜懷小四的時候賣力照顧她的顧太醫。
繡瑜點了一下桌麵上阿誰“祈”字,笑道:“還要多謝皇上吉言了。”
康熙很快就傳了她進南書房。繡瑜把帶來的三色點心擺在炕桌上:“皇上從早高低朝就一向在批摺子,用些點心歇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