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德妃日常_161.167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繡瑜笑眯眯地坐在一邊吃著禦膳房做的龍鬚酥,全當飯後節目。春喜哭笑不得地嗬叱:“越說越離譜了!還要用妝花做貓的衣裳,一共才兩匹妝緞,還是皇後孃娘賞的。小主做了兩件還冇上身呢,倒先給貓穿了!”

這就是擺明要為她撐腰了。繡瑜頓時心動,宮裡的餬口當真是無聊透頂。有春喜他們三個服侍著,繡瑜連杯水都不消本身倒,即使有瓜吃有貓擼,還是想看小說啊。

當然曉得。繡瑜在內心翻白眼,此乃是明朝的三本奇書,與淩濛初的《初刻拍案詫異》、《二刻拍案詫異》合稱三言二拍。這五部口語短篇小說集,比如明朝的《知音》、《故事會》,可謂文娛雜誌、收集連載小說的祖師爺啊!但是就像當代的媽媽也不會讓未成年的女兒看《知音》,在清朝,這些書就是妥妥的小黃文呐!

屋裡碳火燒得暖融融的,鋪著米色大紅萬字不竭頭花腔的地毯,繡瑜一身家常的杏色紅梅旗裝,頭上的玳瑁杏花花鈿垂下一排珊瑚流蘇,正笑嗬嗬地看小桂子耍寶。衣領上鑲著的烏黑的風毛更襯得她肌膚勝雪,宜笑宜嗔。

“看看吧。”

不等竹月答覆, 就聽那邊繡瑜絕望地長歎一聲, 擱下了筆。認字她有當代的根本,學起來倒快。可這寫羊毫字, 純靠自學, 真的太難了。繡瑜順手端了中間的甜白瓷蓋碗:“你們倆嘀咕甚麼呢?”

“諒你也不曉得。這三本分彆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都是用口語寫的官方故事,依朕看,正合適你讀。”

正逢年下要做衣服,外務府送了大量的布匹綢緞外相來,繡瑜讓竹月取了來,擺了一桌子,她帶著三人在一旁挑挑撿撿。竹月和小桂子才十五歲,恰是好玩的年紀,一聽要給貓做窩,就跟擺家家酒似的籌議了起來,一個說鬆江布健壯耐磨,一個說春綢光鮮都雅。一個要墊棉花,一個要墊羊皮。

康熙撫膝大笑:“還說本身曉得《資治通鑒》,跟小耗子似的揣摩了這麼久,纔看出不對勁來。曉得這是甚麼書嗎?”

之前郭絡羅常在跟繡瑜一貫是平分春1色,可兩個月疇昔,康熙對她的新奇勁過了,何況翊坤宮裡另有她的親姐姐――明豔動聽、口齒聰明的宜嬪。郭絡羅常在侍寢的日子,就從最多的時候每個月五六天,降到現在11月都過了兩旬,還冇進過乾清宮的大門。繡瑜卻因為讀書得寵於皇上,她當然氣不過。論學問,她雖不拔尖,總比繡瑜這個兩個月前還大字不識的宮女好吧?

“回小主,外務府的人說邇來後宮的小主們寫字的多了,十月裡太後的聖壽又調用了一千刀澄陽紙印佛經祈福。以是現在隻好緊著點用。”

繡瑜笑道:“紙不敷使, 還是因我而起的, 罷了, 少點就少點吧。”三人都笑起來, 竹月眉飛色舞地說:“小主,你猜奴婢明天在外務府碰到了誰?竟然是郭絡羅常在身邊的吉利,她說是去外務府領這個月的脂粉,可奴婢瞧得真真的, 她手上的托盤裡清楚放著兩方墨錠!郭絡羅常在罵您狐媚子邀寵,成果她本身也跟著學呢!叫我撞見, 可活打了她的嘴巴了。”

貓該起個甚麼名字呢?繡瑜回想起她朋友們家的貓,有隻吵嘴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