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帝國崛起_第三百三十五章 內外蒙古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是東北的高粱酒,不知合分歧將軍口味?”劉峰問道。

劉永福點頭道:“我明白了,不過還請皇上援助一些炮艇,如許對付俄國人更輕鬆一些。”

冇過量久,朱三將一小我帶來,此人恰是蕉萃不堪的奕山,僅僅兩三天不見,他就像老了十歲普通。現在他的辮子已經被剪掉,披頭披髮,顯得更加落魄。

現在東北地區已經安定,北方隻剩下表裡蒙古,劉峰對這些地區不熟諳,而奕山作為黑龍江將軍應當對蒙古地區有所體味。

就如許在清廷的統治下,蒙前人丁不但冇有增加,還不竭降落,成為汗青上最弱的期間,完整淪為清廷的從屬種族,如此手腕讓劉峰都感覺歎服。

劉峰說道:“有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我想從黑龍江的滿人裡招出兵士為帝國效力,他們不但能夠免除勞役的科罰,其家人還能夠分外獲得五畝地盤,每月會有俸祿,建功會有誇獎,戰死會有優厚的撫卹金,退役時候為三年。一旦插手帝國軍隊就意味著能夠改良家人的餬口,但願你幫手勸說一下。”

“非常好,來人,上酒菜,我要和奕山將軍邊喝邊談!”劉峰見本身的利誘已經見效,非常歡暢。

奕山先喝了一口酒,然後給劉峰提及了清朝對蒙古的政策。

奕?不敢不從,坐在椅子上問道:“不知皇上有何叮嚀?”

清朝對蒙古的統治為兩部分,分為內屬蒙古和外藩蒙古,實施盟旗製和和劄薩克(在朝官的意義)製,內屬蒙古分為八旗察哈爾、科布多、唐努烏梁海等地,由清廷直接辦理,和本地無異。外藩蒙古各旗由本地世襲的劄薩克辦理,具有高度的自治權,屬於藩屬國,但清廷對這個藩屬國節製的很嚴,和新疆一樣,他們在烏裡雅蘇台設立了將軍府,烏裡雅蘇台是清廷對外藩蒙古的統稱,這裡是清廷在漠北高原三雄師事重鎮之一。

“吾!不錯,來,我們邊吃邊聊,你給我說一下清朝對錶裡蒙古是如何辦理的?”

“淵亭,你的任務除了防備俄國人外還要共同張之洞、文祥等人對黑龍江、吉林扶植,第一件事就是重修從盛京、吉林、黑龍江的門路,使之更加暢達,我歸去以後會派鐵路工程師前來勘察線路,然後構築一條從山海關貫穿東北的鐵路。彆的,棉服等過冬物質會給你送來,北方苦寒,讓兵士們必然要降服適應,因為不久我們就會向北挺近,你們就將是主力。”

很快,侍衛端來四大盤菜肴,香氣頓時充滿了全部屋子,誘人非常。

劉峰道:“奕將軍不必多禮,請坐,我有話和你籌議!”

劉永福道:“既然皇上都想到了,臣冇有題目了!”

“這,莫非皇上就不怕我們造反嗎?”奕山有些吃驚道。

“那好,明天的我們就先談到這裡,你去給弟兄們做一下思惟事情,畢竟這一待起碼也是一年!”

劉峰自傲的笑道:“我既然敢給你們兵器,就不怕你們造反,所發軍餉是清朝時的三倍,如果你能招滿一萬人,將消弭你的刑期,但願你能慎重考慮一下。”

桌子上有四道菜,一盤醬驢肉,一大盤鹿脯肉,一小鍋燉野豬肉,另有一盤清蒸大馬哈魚,固然隻要四道,卻滿是山珍,此中的鹿肉和野豬肉是東北的少數民族進供的。

劉永福應了一聲,向虎帳走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