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博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2.10子曰:“視其以是,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1.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已者。過則勿憚改。”
2.2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天真。’”
2.17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1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覺得師矣。”
2.1子曰:“為政以德,比方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2.6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2.12子曰:“君子不器。”
2.10子曰:“視其以是,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為政篇第二論語目次
2.1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4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已者。過則勿憚改。”
1.13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複也。恭近於禮,遠熱誠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