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_第42章 京都仲秋(修)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雖是熟知自家師父不靠譜,卻未曾猜想到竟然會被遷怒,初陽隻得忍氣吞聲地扔下小狐本身逃之夭夭。

海傾波也抿著嘴笑了笑,低聲對初陽說道:“方纔那是濟羅人,非是葦原人,師妹何必介懷?就算是葦原人又能如何,如果我神州能世世昌隆代有英才,又何懼其狼子野心?”

江南吃食多以精美取勝數量極少,北地吃食倒是粗暴大氣原味不失。初陽冷靜地看看了大快朵頤的師父師兄,再看了看一掃而空猶自垂涎三尺的小狐,最後摸了摸自家不爭氣的胃腹,隻得含淚將半碗羊羹分與小狐,以免過飲暴食。

作者有話要說:碼字好痛苦,想寫的東西太多太亂了更痛苦。

大雁塔中經卷累牘可知梵學遠來之艱苦,玄奘法師求法之堅固。學士院中飽學之儒紛至遝來,佳句名篇廣逼真州蜚聲外洋,可知一國文風鼎盛。

光陰若無事滋擾,必定會依著本來的軌跡前行;初陽若無人相召,必定是閉關於靈石洞中修煉而不肯拜彆。何如有人俄然飛鶴傳書,生生將這安靜的光陰擊破。小鶴初初在初陽頭上迴旋不定,待落定後口吐人言倒是清泉真人說道:“遠行期近,速歸。”

“此老來去蕭灑,倒也是個妙人。”海傾波對釣叟觀感亦是不惡。

胡姬妖嬈多情,美酒綿長醇厚;月夜燈火相輝映,桂子菊英齊芳菲,怎不叫人感慨:如此良辰如此夜,何人還起故園情?

本來興趣恰好,隻是當幾個葦原儒生路過期,初陽微微地皺了皺眉。清泉真人瞥見不由一樂,挑眉表示海傾波上前講解。

師徒三人望著這滾滾河道,各有感到在心中,初陽似懂非懂卻將這很多話服膺在心間。正沉吟無語時,俄然有一漁翁憑舟高歌而過,其辭甚有深意:

玉華峰,清泉真人洞府中,初陽將這三年所得稍作演練後纔開口扣問道:“師父何故吃緊召我返來?遠行要往那邊去?”

“如此說來,倒是我難卸教誨之責。細細考慮,真人言談大聲不慎彆傳卻遷怒於人,我又何其無辜。須往大河一行,方得洗淨這胸中鬱鬱,我去也。”漁翁話語聲漸遠,終是邈邈無音。

見初陽和傾波各自低頭深思,清泉真人又回身望向河道來處,持續說道:“如果合流是果,那回望流水始處但是因?但是何為來處何又為終處,那個可等閒斷言?水流如此,民氣何嘗非是?不以其言廢其人,不以其人廢其言,原則在心,自可衡量。”

越思越想越覺得可行,初陽不免有些得意。安知一日未儘,就因神識把持力不敷而難以拘禁靈氣,靈氣消逝則五瓣紫終成水月鏡花而不成複得。目睹繁花化作雲煙,小狐不免哀哀低號,初陽也心有慼慼。

“本來雖常常自謂勘破存亡,卻還是脫不開這這頃刻芳華所帶來的震驚感。”初陽無認識地盤弄動手上的紅豆手鍊,“情,因物因事而起,六合間靈物俱不成退避,小狐如此,本身也是如此。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並舉,而能不淹留此中,豈不大善?石叔相贈紅豆,其意也正在此處呀。”

師徒三人逢此盛況,自不能免俗,清泉真人衣衿前彆有小枝桂花,海傾波手中滿滿捧著的都是甜栗糖藕之類小食,初陽懷中抱著小狐手中提著一盞柚子燈,模樣非常風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