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畢未待江父出言相拒,便有軍士半軟半硬地將江家數口人挾持而去。附近圍觀村鄰不知何故,反誤認江家自此得近天顏,羨慕不已。而後皇家更是四周張榜將江仙子入宮一事大肆襯著,還說江仙子入宮行聖道利社稷如何如何。一時候俗世流言不竭,民氣惶惑都隻道江仙子不入宮便有天災降世。
清泉真人卻多有迷惑:“劉策雖是無情,卻非無知,何故如此大膽,此事必有蹊蹺,初陽還需多多考慮。”
越十五年,劉策崩而太子劉旭繼位,初陽便孤身飄但是去不知所蹤。卻不知為何,坊間多有關於初陽的怪論流出:自攬重權而專斷專行、苛待宮妃而獨享豪華等等,特彆是牝雞司晨之說甚囂塵上。究其泉源,與世家天然脫不了乾係,但與劉旭的默許放縱也不無乾係。
這一日,江家門前忽有儀衛數十騎簇擁一人而來,其人自稱宮中來使,口宣聖旨道:宮中貴妃感念江仙子昔年救護之恩,又久聞江仙子神通極其靈驗,故欲請得江仙子往大盛宮中宣講道旨如此。
重立於大盛宮之上,初陽心中感概萬分,這時有人聲問道:“功勞無存,功名不顯,汝心何為?”
此言一出,有人拊掌相和道:“好膽氣。隻是這天下更迭卻不由你做主,天下興亡也非是你能夠置詞。江仙子於人間名譽甚佳,於聖劍之道所得甚多,何不留於其間勸戒君王?如此一來,便可闔家團聚,又可福澤萬民,何樂不為?”初陽定睛一看來者有二:一人是清武門雲霄真人門下蒯通,另一人竟然是梅之華。
“清靈山清泉真人麼?自是在我等考慮當中。我以聖劍之道請動師叔赤霄真人與清幽山觀靜真人互助,此時隻怕令師也得空顧你。”蒯通哈哈大笑,梅之華眼神更加冷冽。
初陽見清泉真人麵有難色,又想起蒯通威脅之語,俄然開口道:“要我入宮又有何難?此後宮中表裡事件須得由我定奪,清武門不得隨便乾預,便可成行。”雲霄真人聽聞笑道:“如果不損王活力運,不礙神州連綿,便可使得。”
三老商討很久方道:禍首禍首自當由各門派押回嚴懲。隻是初陽入宮之論卻難以停歇,民氣浮動神州不穩又該如何措置恰當?進退兩難,終究還須得初陽自行決定。
越數年,初陽威益重,人間哄傳後之威德而不知有帝。世家漸有牝雞司晨之說,然時文有張維城,武有錢章侯大力互助,更有隨園先生振臂高呼弟子如雲,現在上又沉默無言,自是無人敢冒昧,也隻不過是暗裡群情罷了。
來使倒也不憤怒,隻笑道:“江仙子於貴妃有莫大恩典,如果我無功而返貴妃必定降罪。既然江仙子未能稱旨,莫如江家高低隨我返京一行。”
初陽神識探知家人地點,卻見:江父雖麵上平靜卻難掩笑容,江母惶恐不安坐臥不寧,一雙幼弟也失卻幼兒之樂。聽得英娘之言後,初陽愈發怒道:“楊家良將名臣,肆意踩踏;江故鄉紳順民,隨便拘禁。由此可知,天下無錯而致破家滅族之屬不在少數。如此至尊,又何必尊之重之?”
初陽與劉策存亡不相來往,故而悉心教誨李妃之子,視若己出,但毫不寵嬖。更聘隨園先生等天下大儒為師,又請錢章侯等名將教習車馬之術,如此用心無人能及。稍長,便立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