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絃歌而知雅意,初陽竟然也出一簫,緩緩而和,折柳曲中多彆意,揮彆良朋無需言。竹簫尺八本出同源,思鄉送彆皆是離情。二人雖是彆用一曲,倒是莫名的調和動情。
作者有話要說:明天再補一章。
這日行過一處村莊,耳聽得某處書聲陣陣,想必是本地私塾,倒也不甚希奇。隻是間有女童朗讀之聲琅琅而出,這倒叫人訝異。世人多謂女子無才就是德,此處塾師倒是彆開層麵,叫人不免有些獵奇之心。
隻是魔念雖除,雪女卻未醒來。初陽正要上前評脈診視,卻見雪姬擺手回絕,轉念而想雪女雪姬情意兩相知必有神通行事,故而含笑退離靜觀其變。
初陽拊掌為賀以慶重生。雪姬盈盈一拜覺得回禮,順勢隨風而起恰如精靈飛舞。這恰是舞動瑞雪報春來,鬨動銀花迎春歸。小狐看得心花怒放,竟然隨之而舞,隻是手足不能調和,其態可掬。興儘舞罷,雪姬神采飛揚,顯見修為更上層樓。何言雪至冷無情,隻為喚得春暉歸。
初陽也不規勸,自顧自細細打量起穀中景色,很久方纔俯身拾來小石多少枯枝數根,自佈疑陣以掩穀口。一一安插伏貼,初陽方纔出聲問道:“魔念由你而起,當由你而止。未知經此數年打磨修性,你可有勇氣再嘗試?你可有毅力再掌控?”
雪姬毫不猶疑重重點頭,神采莊嚴可見其心果斷。初陽見狀卻不喜反憂,長歎一聲勸道:“過猶不及,當是舉重若輕。不因情切而失分寸,不因關己而亂進退,方得事全。魔念起滅皆是在你,又何必過於凝重?隻當是花著花落於麵前,雖是動情卻不傷懷,雖有喟歎卻不哀辭。雪姬且輕鬆應對,信心不失魔念亦不過爾爾。”
循聲而去,入目之處乃是茅舍七八間擁著小院一方,又有三五樹桃李掩映擺佈,七八隻家雀停停落落,恰是一派隱士之風。初陽輕叩柴扉,卻見內有一布衣老嫗緩緩迎出,發如銀霜,麵龐平和,見二女立於門外,輕聲笑問道:“遠客但是口渴?且稍等半晌便可便來。”
非止如此,小狐還幾次人立而起以爪相招,表示世人同樂。英娘重負已釋,目睹其花腔百出不免心生童趣,竟然端的上前與之嬉鬨。初陽神情安閒舒暢倚坐於溪旁一巨石上,目睹一狐一鬼歡笑聲聲驚起數處飛鳥,也不免莞爾。唯有雪姬心有所繫,自是伶仃無語悄悄蹙眉。
常言道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隻不過是一念既生一念則滅。信心果斷,魔念何存?隻在瞬時候,魔念無處附著便如泡沫紛繁破散,麵前仍然是那當日高潔如雪的雪姬,細細檢察麵前卻又不再是昔日清冷如雪的雪姬。
北國春曲中儘是故園之景,飽含思鄉之意,怎不叫遊子動情?雪女生於斯地,與北國相依相存數百年,怎會無有迷戀?無有遠思?情之所至金石儘開,何況有情之人有靈之妖?故而一曲未了,雪女已是逐步復甦,眼角依罕見淚滑落,直入雪姬懷中再不現身。
琅琊山雖非是高險要拔,但勝在層巒疊嶂林深樹密,故而頗顯文靜幽雅。平凡人等多流連酒徒舊處而未敢深切此中,反倒有些山不在高有林則秀之意。初陽等人循溪流而入,其間多生榆樹,非常高大宏偉頗與他處罰歧。
漸行漸遠,直至某處眼中樵夫之跡儘無,唯聽飛鳥之聲鳴幽,初陽等人方纔停下腳步。環顧四周,恰是一處深穀,有清溪一帶怪石壘壘甚是敬愛。小狐搶先一聲喝彩,直往溪水中而去。雖是元宵剛過溪水猶似冰寒,小狐卻渾然不懼,肆意騰躍於溪間亂石陣,隨便踩踏激起水花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