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春_第十六卷 促節縈紅袖 清音滿翠帷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竇二孃子這會但是找到話頭,瞥了一眼沈安青:“瑛娘是右仆射趙府上的三娘子,人纔出眾,又善琵琶,連賢人都曾讚過她才貌不凡。”語氣中儘是驕貴,仿若說的不是趙瑛娘,倒是她本身普通,如此就能壓過沈安青一頭似的。

賀蘭臨笑著自二層下來,向幔帳當中的杜秋娘道:“寶劍贈豪傑。這燒槽琵琶怕也隻要秋娘才氣奏,便送與秋娘吧。”席上很多人都抽了口寒氣,這架燒槽琵琶乃是東漢蔡文姬所用,代價怕不止萬金,賀蘭臨倒是隨口一句便送了人。

世人跟著瞧疇昔,隻見一名身著蓮青越紗素麵襦裳,一條丁香色銀線忍冬花間裙的年青娘子,正微微含笑坐著,瞧來穿著並不出眾,打扮也非常平常,隻是那份溫婉卻叫人一望便知。

睞娘連連點頭,笑著拉她坐下:“恰是呢,方纔還說不見你,你如何一人坐在那邊了,卻不來尋我。”一旁的胡姬見幾人談地投機,忙送了瑛孃的食案坐席來,好教五人一處坐下。

一旁的睞娘倒是道:“聽聞這杜秋娘是十二教坊渾家中數一數二的,一手琵琶更是彈得精絕,京都好些府上是請都請不來的。”

太子笑著看了他一眼:“臨郎公然深知我意。”賀蘭臨與貳心照不宣地一笑。

一旁的竇大娘子倒是心不在焉地瞧著盤中好菜,心機倒是全都落在遙遙對坐的崔奕身上,未曾留意睞娘與沈安青的話。還是竇二孃子有幾分鬱鬱地昂首,道:“方纔不是見了趙府的車馬,如何不見瑛娘?”

太子瞧了一眼樓下宴席中端然正坐的崔奕:“崔奕非常呆板無趣,連赴這等宴席都是如此不苟談笑,真真是絕望。”

竇大娘子輕聲安慰道:“瑛娘如此孝敬,想來趙夫人必能身材安康多福多壽。”

趙瑛娘倒是麵前一亮,笑望著沈安青道:“就是那位茶藝出眾,教了你們三人茶道的娘子嗎不跳字。

沈安青淺笑作答:“不過是會些粗淺茶藝,娘子高看了。”

沈安青倒是淺笑道:“竟然有這般出眾的娘子,若能得一見是極好的。”

睞娘瞧見了,擱動手中酒盞,伏在沈安青耳邊低聲道:“怕是這兩個胡女就是為了獻給太子的。”

高台上琵琶聲起,席上一時都溫馨下來,隻聽那絃動錚錚然,清澈之聲響徹瓊台,弦高時如金擊玉碎,迸裂而出,震民氣弦,低時又如竊竊低語,渾然在耳,惹人入勝,那曲調行雲流水普通繚繞在瓊台四周,向碧波盈盈處散開去,直到最後一聲絃動,餘音繞梁,久久不斷。

瓊台上盛宴已開席,兩個頭上帶著珠玉刺繡尖頂蕃帽,大紅窄袖胡衫,一色織金尖頭錦靴,腰間繫著銀蔓垂花飄帶的回鶻女子跟著侍女上了高台上,一旁早已坐著抱著月鼓豎琴的胡姬。樂聲起時,那兩個回鶻女子隨之起舞,迴旋騰蹋,搖擺生情,月鼓聲聲中還模糊有胡衫上綴著的金鈴清脆響聲,好不歡暢。

瑛娘搖點頭,輕歎口氣道:“阿孃自來身子不好,我去眷寫經籍求保安然。”

竇二孃子更是氣得神采發青,不過是一介歌伎,卻這般得他看重,對本身這個貴家娘子倒是毫不在乎。當下裡,她一盞接著一盞地吃酒,似是在與人負氣普通。

竇大娘子忙瞪了她一眼,又向瑛娘笑著賠不是:“阿嬋向來是口無遮攔,瑛娘莫要怪她。”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