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臣本紀_16.第十六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燭光熾烈,大將軍聽得逼真,就勢仍倚在榻邊,迷濛之間隻看到燭花搖擺,滿眼醉紅,少年時便熟稔於心的歌謠忽就漫上來,不由脫口而出:

杯盞交叉聲不斷於耳,這般歡愉場景,大將軍醉眼微醺瞧著,斜倚榻上像是喃喃:“如此,纔不負良辰。”說罷指尖落在膝頭悄悄打起了拍子,坐間忽有人搖擺起家,略顯醉態:

“往者不成諫,來者不成追,臣覺得,大將軍當快馬加鞭,再立不世之功!”一番陳辭慷慨激昂,藉著酒意,聽得人奮發,紛繁跟上擁戴不已。

這話一出,太後才倒吸一口寒氣,好毒的手腕!

肺腑之言,鞭辟入裡,他豈能不懂?眼中卻有恨恨色,倘使不是他那庸碌皇兄無所建立幾十年……念及此,手底力道不覺重了很多,倒是空無一物,隻化作緊握的拳。

他是像個困獸,手裡頭冇實權,可這鬥爭的兩邊卻旗鼓相稱,他不如鐵了心當定這個看客……

方纔殿上發難,並未占有較著上風,可最後商討賦稅一事大師竟也能其樂融融。這轉眼間就遞了摺子,也是雷霆萬鈞,一點都不擔擱。

誅阮氏,先帝薨,迎新皇,野生作,一一擺設而至,如行雲流水,竟有一氣嗬成之感,大將軍亦不免嗟歎工夫之快,眼底卻藏著蓬蓬的笑意。

退朝的時候早過了,朝陽殘暴,整座太極殿沐浴在久違的春光裡,琉璃瓦熠熠生輝,甚是斑斕。

烏衣巷四姓可不是阮氏,一個修書謀逆的罪名就呼啦啦撂倒一個世家。

英奴卻涓滴不料外,翻開摺子的頃刻,反倒有股莫名的鎮靜,一掃方纔的陰霾,是啊,先皇都能夠忍,一忍便是這麼多年,他有甚麼不成以的?再說,他的皇叔這下一步如何跟烏衣巷鬥,好戲才上演不是麼?

不過這終歸是一則傳聞,很快便被壓了下去。當晚時候緊急,阮正通一來無竄改遺詔的空檔,二來托孤大臣不止他一人,即使他情願,其彆人也不見得情願。朝臣們隻能把此歸於帝心難測,畢竟宗天子成府極深,行事常常讓人捉摸不定,有此一舉彷彿也能說得通。

目光停在最後一行字上,英奴心口忽一陣翻滾,腦中劃過一個可駭的動機:許是阮氏亦有逢迎大將軍之意?這麼一想,連帶著多年前宮闈裡那點隱蔽的傳聞,一併湧上了心頭。

“樂工新譜佳曲《祭國土》,請諸君賞之!”大將軍手持酒盞,寬袖一揮,便有伶人順次下台,一曲既起,果然蒼冷豪放。

“子靜兄!”大將軍突然大聲打斷,“我已四十不惑,子靜兄也將知天命,人生苦短,不知我另有多少日月可待?”

皇甫思慮半晌,又道:“長公子本年虛齡十六,當日成去非入朝輔政也不過這個年齡,吾等將力薦長公子出任黃門侍郎。”

這不是剛下朝冇多久麼?在大殿上不遞摺子,現在又來叨擾,太後眉頭浮上不悅,丟了個眼色給黃裳,黃裳會心,掀了簾子叮嚀:

他的皇叔,果然要一點點透露吃相了。

聽了皇甫謐這番話,大將軍身子才垂垂敗壞下來,冷靜點頭。

“大將軍好興趣……”皇甫謐捕獲到他眉宇間的一抹神馳,心底唏噓,輕歎一聲:“來日方長,大將軍不成操之過急。”

“那今上籌算如何辦?”太後問,英奴麵上更加放鬆:“母後可知大將軍還說了甚麼?林敏這幾年痔病頻犯,大將軍發起換個環境也許就好了,說南邊氣候潮濕,要讓林敏轉任廣州刺史。”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