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臣本紀_265.二六五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五千餘人。”史青答道,“這也隻是大略一計,倘甚麼都算出來,前後起碼六千人。”

石啟哼哼兩聲,望著世人笑道:“諸位吃驚了,眼下無事了,且先回府衙壓壓驚。”

恰是大司馬成去非和大司農史青。

“原不知跟著府君做事,竟是要命的。”

丹陽郡所轄甚廣,因京畿四周各處豪強,江左唯會稽郡可比,石啟遂先花工夫摸清幾戶馳名豪能人家,其間以羊氏最為顯赫。果如所料,幾大豪族待政令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隻當不過鳳凰三年土斷覆轍,終究不了了之,不想石啟親臨羊氏田莊地盤,一畝一畝細問,隨時記簿,又親查所庇僮客家仆仆從等,稍遇禁止,便命一眾侍從判定脫手,將勇於出頭肇事者隨即關押下獄定罪。丹陽郡豪強倒不知原另有如此粗蠻卻又昂然自如的長官,一時候石啟在山陰土斷的舊事傳得沸沸揚揚,坊間裡巷“石閻王”的名號也垂垂傳播開來,豪強無法,因他所行皆有朝廷詔令國朝法度可循,又忌諱他背後大司馬,唯忍氣吞聲耳。

徭役之苦,堪比戶調之重,卻絕非本朝統統,成去非想了想,立足看著史青:“你有何設法,一併說來聽聽。”史青微微一歎:“兵役那些某不懂,不敢在大司馬麵前班門弄斧,隻說熟悉的,拿新豐鎮這回築塘來講,雖是利在千秋的功德,可官府的工匠,整年不休,除卻要為官家退役,也供世傢俬家差遣,實則苦不堪言,過勞而歿者不在少數,亦有是以事而流亡避役者。我朝百工不得為民,子孫務必從業,毫無出頭之日,下官想了好久,倘長此以往,百工絕跡,於國於家風險大矣,下官有兩條諫言,一者,細作、中署、材官、車府,凡諸工,可悉開番假,遞令歇息。二者,凡所營建,不關材官,及以國匠,無妨皆資雇借,以成其事。”

自石啟來丹陽郡,府衙高低整治一新,府門外侍衛吏一類,更不準對付無聊,務必有事即傳。侍衛心中一定冇數,早瞟及成去非,雖不見遞名刺,其人看上去也非常年青,但這大司農對其恭敬有加,更讓侍衛肯定此乃出身清貴的世家公子,身份品階當高於大司農,便將場麵話說到位,欲引兩人進府,成去非卻問道:

侍衛聽他直呼府君名諱,心下愈驚,回話時也愈發恭謹:“這幾日府君忙於土斷,事事親臨,至於詳細行至那邊,實在不知了。”

石啟一怔,正想扔了此人破口痛罵一句“去你孃的殺人劫財!”轉念一想,嘲笑道:“原是將我們當過路肥肉了!”說著丟給眼色給侍從,“全都帶歸去!”

世人經此一場,駭懼非常,正自魂飛魄散,卻見長官談笑自如,心下不由腹誹此人莫不是有病,有的則因方纔慌亂,足下丟了一履,更是狼狽,又驚又氣,不留意被泥濘所滑,跌趴地上,痛得麵前發黑,待勉強上了馬,方得一口氣,不由顫聲道:

如此相問,倒也觸及史青一樁苦衷,他醞釀半晌,道:“大司馬既說到此事,某有些諫言,還望大司馬折節聽之。”

史青好半日無言,深知大司馬的難處,本想順著他所說的薪俸一事再提他事,也隻能忍下不語,再抬首觀前,卻見丹陽府衙近在麵前,不由一怔,成去非已淺笑道:“淫雨不止,且向石子先討一杯熱茶,也算他儘地主之誼。”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