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征途_第九十二章,顧此失彼(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張如靖從懷裡取出函件和兵符遞給張炳忠。張炳忠看了看封皮,這函件是楊肥寫給襄陽兵備道張禹興以及知府王述曾的,便笑道:“不管內容是甚麼,隻要有這封信,再加上兵符,便能有高文用!如靖,你真是老子的福星!”

楊肥駐節襄陽時候,每個城門都有一名掛副將銜的將軍賣力,白日就坐在城門樓上或靠近城門裡邊的宅院中辦公。自從他去四川今後,因襄陽一帶數百裡內軍情和緩,各城門都改成千總駐守,惟南門比較首要,改成遊擊將軍。這位遊擊將軍名叫百姓安,他將呈上的公文正反兩麵細心看了一遍,看不出可疑處所,但還是不敢放心,便親身下了城樓,站在城門洞裡,將前來下公文的青年軍官叫到麵前,將他渾身高低打量一番,便開口問道:

張炳忠讓人去用開水熏開信封,同時又讓人去找羅孟德。

這類做法有相稱的風險,萬一在這個過程中被髮明,便又是一場苦戰。張炳忠曉得,計謀上越是大膽,戰術上就越要謹慎。以是他讓本身的乾兒子張如靖帶著百來個精銳馬隊在前麵擔負窺伺任務,為主力打前站。

等羅孟德趕來的時候,張炳忠已經在看那封信了。

“你帶來的是幾名弟兄?”

從督師行轅來的青年軍官不歡暢地說:“如何老兄,莫非我們拿的這堂堂督師行轅公文是假的麼?”

“黃得意打下洛陽了?那福王呢?”羅孟德問道。

“狗日的黃得意,他竟然打下洛陽了!”張炳忠咬著牙道,臉上冇有一點憂色。

守門軍官賠笑說:“莫見怪,莫見怪。公文天然是真的,隻是需求稟準黎大人今後,才氣開門。”

這時候張炳忠的主力和楊肥實在並不遠。張炳忠在擊敗川軍以後,緝獲了很多的戰馬。這讓張炳忠手中真正的嫡派都有了馬匹。和黃得意比擬,張炳忠在用兵的時候,更加不在乎那些臨時裹挾來的雜兵。在此之前,他就不止一次的乾過拋下上萬的“雜兵”,隻帶著本身的幾千精銳,操縱戰馬長途奔襲的事情。實在張炳忠並不太情願往成都方向去。因為成都固然號稱是“天府之國”,但是也是四塞之地。真的跑到那邊去了,今後要活動起來,就不太輕易了。並且固然此時張炳忠還不曉得黃得意攻破洛陽,殺了福王的事情,但是黃得意在河南弄出亂子來了的環境他倒是曉得的。在這類環境下,他就更不肯意去成都了。

百姓安見劉興國表示得坦開闊蕩的,便不疑有他,因而便對他說:“既是如許,就請在南關飯鋪中歇息等待。我這裡立即派人將公文送進道台衙門。一有迴文,即便交你帶回督師行轅。”

“八大王,信上麵都說啥了?”羅孟德問道。

“有,有。”青年軍官隨即從懷中取出一半兵符呈上。

青年軍官說:“既是如許,隻得從命,但請將軍大人速將公文、兵符送呈道台大人麵前。”說畢,行個軍禮,便回身過吊橋去了。

傍晚時候,有一小隊官軍馬隊,共二十八人,跑得馬匹渾身汗濕,馳至襄陽南門。襄陽因哄傳洛陽淪陷,四川戰事倒黴,以是近幾天來城門盤問很嚴,除非持有告急公文,驗明無誤,一概不準入城。這一小隊馬隊立馬在吊橋外邊,由為首的青年軍官走近城門,拿出督師行轅的公文,證明他來襄陽有告急公乾。守門把總將公文細心看了一遍,明白他是督師行轅標營中的一個小軍官,官職也是把總,姓劉,名興國,現年二十一歲。但守門把總仍不放心,昂首問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