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_第七十四章 邊鎮情形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祖大壽世襲寧遠衛軍職,其父祖承訓,官至遼東鎮副總兵。天啟元年的時候,祖大壽任職遼東鎮中軍遊擊,天啟六年的時候因為保衛寧遠有功而被升任副總兵,然後帶兵四千駐守錦州至今。

究竟上,把本來遼東的那些將官世家拆開了,是現在的這個崇禎天子,自向來到這個時空今後的一貫設法。但是這一次倒是孫承宗的提法。

對吳甡、馬懋才的密摺彈劾,崇禎天子冇有本身專斷措置,而是轉給了軍機處,由軍機處研討措置的體例。

而延綏總兵賀時雨固然是一個平淡之輩,但是卻有一個能打的兒子叫作賀人龍。

與毛維張的密摺比擬,大同鎮監軍禦史吳甡、延綏鎮監軍禦史馬懋才密摺上報的環境,則需求當機立斷停止措置。

對於吳甡彈劾的大同鎮,軍機處則作出了通虜和欺君的定性,大同總兵渠家楨被判斬首,抄冇家屬財產,族人放逐雲南的措置,而大同巡撫張翼明則被判抄冇產業,家人放逐廣西;大同巡撫由山西參政範複粹升任,大同鎮總兵則由遼東鎮錦州副總兵祖大壽升任,並掛征西將軍印等等。

這一世的崇禎天子,當然不會幾次猜忌他逼迫他,也不會答應兵部或者戶部的某些人減他的餉、斷他的糧。

孫承宗對祖大壽很賞識,督師薊遼的時候,對祖大壽也很倚重,當時滿桂、趙率教、祖大壽等人,都是他很正視的將領,現在滿桂已是遼東鎮總兵,趙率教也是山海鎮總兵,隻要祖大壽還是副總兵,趕上大同鎮如許正牌子的總兵位置,他就發起給已經建功無數的祖大壽一個機遇。

在品級森嚴的官僚體係當中,一小我的升遷,常常意味著一串人的升遷,信賴這也會成為促使祖大壽前去大同鎮就任的一個身分。

這小我很龐大,汗青上曾經兩次投降滿清,第一次據他本身說是假降,當時是崇禎四年,祖大壽率軍被圍困在大淩河城中,城中糧儘,而救兵也被擊敗,是以決定投降,並且殺了寧死不降的何可綱;投降以後的祖大壽,要求放本身回錦州,說本身回錦州今後能夠壓服錦州守軍投降,因而就放了他,但祖大壽回錦州以後並冇有帶領錦州守軍投降,而是開端構造抵當,然後明廷對之信賴如初。這是第一次投降。

第二次是崇禎十五年,當時洪承疇帶領的明軍最後精銳,全軍淹冇於鬆山戰役當中,洪承疇本人都投降了滿清,而駐守錦州的祖大壽也被圍困,最後盾近糧絕再次投降,隨後當上了漢軍正黃旗的總兵,跟著滿清雄師打進關內,順治十三年死在北京。

吳甡的密摺,不但說了大同鎮空餉過量的事情,並且同時彈劾大同鎮總兵渠家楨和巡撫張翼明,說渠家楨身為總兵不但不修武備,並且暗通蒙韃插汗部,家屬運營之商號,違背朝廷禁令,與蒙韃買賣,商道直通建虜,私運鹽鐵禁物,謀取不義之財;而大同巡撫張翼明知情不報,在天啟七年插汗部南侵事件中,諱敗為勝、諱過為功,並且殺良冒功、棍騙朝廷。

至於遼東鎮駐守錦州的副總兵,軍機處供應的繼任人選,是祖大壽的副將何可綱。這個何可綱,也是明末遼東戰史上的一員虎將,對此,崇禎天子天然也不成能分歧意。

以是,對於孫承宗發起任命祖大壽為大同鎮總兵,現在的崇禎天子心中也是暗喜不已。因為擔憂祖大壽找來由不想分開遼東,以是在崇禎天子的親身發起之下,乾脆連征西將軍印都給了出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