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_第四十六章 裁撤中官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這時,孫承宗躬身說道:“陛下,臣覺得倪元璐之言有理,現在九邊各鎮監軍內臣皆為先帝當年所遣,而當年魏逆總管內臣,所遣之人皆為魏逆翅膀無疑。至因而改換還是裁撤,臣覺得監軍內臣能夠裁撤,同時遴派文臣充當監軍,如此可改正內臣監軍之弊端,而無邊鎮尾大不掉之憂愁。這是臣的一點膚見,請陛下明鑒。”

朱大明對倪元璐當然有印象,因而衝他點了點頭,表示他說。這個倪元璐,在明末的汗青上根基上還算是個正麪人物,也是崇禎天子自縊以後,最後為之死節的少數文臣之一。

天子又不是完整不上朝,各種朝務也不像萬曆或者天啟年間總因天子怠政而被遲誤,以是垂垂地也冇人閒著冇事老上書給本身找不安閒了。

這纔不到兩個月,就構成了新的端方,逢五大朝,其他時候天子到文華殿、武英殿與閣臣議事,冇有這個資格的人當然是該乾嗎乾嗎去。

朱大明在司禮監、東廠、錦衣衛以及拱衛司人等的伴隨下,進了皇極殿,百官膜拜,然後坐上禦座,請百官平身,等等。

孫承宗、張惟賢,以及大殿中的朝臣們,內心身處的設法與倪元璐差未幾,也都被天子的諳練手腕震住了,這個轉過年才十八歲的天子真的隻要十八歲嗎?

一套法度走完,朱大明說道:“議事前,朕先說句話,此後每月逢五日辰時正,朕到皇極殿大朝聽政。其他光陰,朕在文華殿和武英殿與閣臣議事,並召見眾卿。”

給九邊補發欠餉是件功德,也是件大事。固然冇有動用戶部的儲備,但也應當讓朝廷高低曉得。

孫承宗話一說完,文臣班列當中呼啦啦地跪下了一群人,皆說:“臣請陛下裁撤監軍中官,擇文臣知兵者監軍邊鎮。”

天子的話讓倪元璐聽得一愣,本來事情能夠如許辦。他的初誌不過是除惡無儘,裁撤監軍寺人,持續打擊閹黨,像他們如許的進士文人,最擔憂的就是內臣乾政,現在天子聖明強勢,內臣乾政的題目幾近冇有了,但是內臣監軍的題目還冇有處理,本覺得這件事冇這麼輕易的,冇想到天子不但同意了,並且想得比他還全麵,一貫狷介自大的倪元璐,俄然感覺麵前的這個天子深不成測,固然年青,但對朝政的瞭解和掌控,要比他這個天啟二年二甲前線的進士深切多了。

殿中一些年青氣盛的禦史言官們,與他們的下屬一樣,也頓時揚眉吐氣起來,看來天子還是正視言官的啊。

這些人都是人精,幾次大朝,天子甚麼時候來,他們也摸著了規律,以是不會像疇前那樣半夜就起來,五更就到位,而是五更纔起來,簡樸吃了早餐再趕來,時候也完整趕得上。這對他們來講,也是一種擺脫,可謂相互兩便。

一個是讓天下曉得天子正視九邊,另一個也是讓天下曉得天子並非一毛不拔,抄閹黨抄來的銀子固然進了內庫,但終究的目標還是要充作國用。

一開端,每天的大朝,朝臣們都來,但天子不必然來,天子不來時就會讓曹化淳過來講一聲,有事上疏,無事退朝。現在固然冇有明發詔旨,但朝臣們也摸清了規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