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_第五十章 分赴九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天子此話一出,殿中諸人除施鳯來、張惟賢以外,皆是一驚。本來監軍禦史另有如許的權力!這但是連內閣輔臣、六部尚書、處所督撫大員都冇有的權力啊!十三位監軍禦史真是又驚又喜。

朱大明按照本身的印象,挑出十三人,非論當下品秩凹凸,皆升一級,分授京營及九邊十二鎮監軍禦史:天啟二年狀元文震孟監軍京營,首倡裁撤監軍內臣的倪元璐宣府,陳仁錫監軍遼東鎮,毛維張監軍東江鎮,吳弘業監軍山海鎮,施邦曜監軍薊鎮,吳甡監軍大同鎮,王嘉徵監軍太原鎮,馬懋才監軍延綏鎮,史躬盛監軍固原鎮,瞿式耜監軍寧夏鎮,劉之倫監軍甘肅鎮,韓一良監軍臨洮鎮。其他未被選中的,一樣各升一級,吏部記名,遇缺優先任用。聖旨傳出,天下獎飾。

因為年關將近,九邊各鎮監軍禦史要想趕在年關之前趕到差所,就必須儘快解纜,以是十仲春初八日下午,被選中的十三位監軍禦史,在內閣首輔施鳯來、軍機大臣張惟賢以及督察院左都禦史李標的帶領下,來到了文華殿個人陛辭。

十三個監軍禦史,內閣、軍機處、督察院拿出了二十小我的名單,供天子從當挑選。

再說有大亂纔有大治,隻要在可控的範圍內,陝北的民亂也會成為新天子重塑中華帝國的一股助力。

這些人春秋最大的是施邦曜,三十八歲,春秋最小的是劉之倫,二十四歲,官職最高的是文震孟,本來就是五品,現在是從四品,品秩最低的馬懋才、劉之倫,都是天啟前期的進士,本來是七品,現在都是從六品。但是不管品秩凹凸,現在的實際職務都是一樣的,都是九邊重鎮的監軍禦史,都會有尚方劍,很多人在品秩上固然低於巡撫、總兵,但在權柄上卻能夠與巡撫、總兵分庭抗禮。朱大明側重講了監軍禦史的職責,警告他們在插手軍議的時候多聽少說,對於領兵作戰、臨陣批示等武將職責,不要乾預,但是對於敘功、賦稅、軍紀題目等監軍權柄,必須當仁不讓。

朱大明說完這話,停頓了半晌,接著又說道:“卿等甘心捨棄京師之繁華,遠赴邊地為朕監軍,三年任期,說長不長,但是說短也不短,此中辛苦,朕能體之。卿等若不負朕,朕亦不負卿等。”

遴派監軍禦史,分赴九邊發放軍餉的事情措置完,朱大明這才放下心來。明末的流民造反之以是勢大難治,跟九邊各鎮軍卒的流亡有很深的乾係,這些人相對流民來講更有構造性,也更有戰役力,並且深知官軍的真假。

這就比如一小我身上長了飯桶,隻要這個飯桶收回來,成熟了再拿掉,才氣真正把飯桶上麵的肌膚乃至軀體管理好,也才氣肅除後患。

比如督察院禦史吳甡,禦史毛維張,工部營繕司員外郎施邦曜,以及天啟二年狀元翰林侍講文震孟,天啟三年探花、翰林院編修陳仁錫,戶科給事中韓一良,天啟五年進士、行人司行人馬懋纔等,也有一無所知的幾小我,比如天啟年間進士禮部主事劉之論等人。

十仲春初八日上午,前次大朝會疇昔三天今後,內閣首輔施鳯來、軍機大臣張惟賢以及督察院左都禦史李標入宮覲見,聯名呈上了朝廷選任十三位監軍禦史候選名單。

近一點的,年前就能趕到,比如宣府、薊州、山海關、遼東以及毛文龍的東江鎮,遠一點的,比如寧夏、甘肅、臨洮諸鎮,恐怕夠嗆能在年前趕到了。但是天子補發四百萬兩軍餉的聖旨,現在已傳至九邊,軍心士氣一下子晉升很多。再說,好飯不怕晚,此前已經欠餉好久了,想來也不差這十天半月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