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_第一章 崇禎皇帝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冇有了 目錄 下一頁

在朱大明的眼裡,朱元璋以中土漢人、淮左布衣的身份投奔義兵、起兵反元,以擯除韃虜、規複中華為旗號削平群雄、同一天下,終究建立大明王朝,能夠說美滿是名正言順,天命所歸。

“蓋我中國之民,天必命我中國之人以安之,蠻夷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汙膻腥,生民擾擾,故率群雄奮力廓清,誌在逐胡虜,除暴動,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國之恥,爾民其體之!”

後代的朱大明,隻是一個普淺顯通的構造加班狗,每天加班加點撰寫帶領發言、環境陳述、事情總結等各種筆墨質料,事情有趣、餬口無趣,朋友未幾、人也木訥,除了看點書就冇有彆的愛好。

初來乍到的感受自不消多說,一開端是懵逼,然後是欣喜,再然後就是持續的深深的驚駭了。

想想當時,就穿越客來講,他的反應還算快的,隻是愣了一會兒,再聞聲“皇上”的呼喊,就“嗯”了一聲。

這讓他頓時對本身的處境有所貫穿,他竟然魂穿了,並且成了皇上,並且還是大明的皇上,這讓他一下子從茫然失措變成了欣喜若狂!成了大明的皇上,就有機遇挽救大明厥後的危亡,就有機遇竄改中原民族厥後的悲慘運氣。這是他一向深埋在心底裡的夢啊,一旦有了胡想成真的機遇,誰又會不衝動呢。

而這個“王承恩”就是阿誰最後陪著本身一起在煤山吊頸他殺的虔誠寺人,那麼麵前這個宮裝女子無疑就是端莊賢淑,最後被本身號令他殺的皇後周氏了。

又顛末滿清辮子王朝二百多年的爭光,到了明天乃至連漢民族本身都對當年擯除韃虜、規複中華,顛覆外族統治、建立漢人王朝的朱明皇室充滿了不懈和敵意,反而對甚麼努爾哈赤、黃台吉的所謂雄才大略敬佩不已,對所謂的康乾亂世讚不斷口,彷彿他們真是本身的老祖宗一樣,提及來津津樂道、與有榮焉。這不能不說是中原民族的哀思了。

疇昔的半個月裡,朱大明一向在調劑本身,儘力適應本身成為崇禎天子的實際,在太醫們的指導下靜養調度身材,在皇嫂張氏、皇後周氏、田妃、袁妃等後宮婦人的閒言碎語中體味宮內宮外的各種細枝末節,在王承恩等寺人的幫忙下瀏覽奏章、判定情勢,當然也訪問了一次大臣,隻是現在的內閣諸大臣多是魏忠賢的親信一黨,實在是對他們冇甚麼可說的。

朱大明愛看汗青類的冊本,因為姓朱又叫大明,以是就特彆偏好明史類的彆史雜記汗青文。

不管他如何儘力,如何掙紮,如何不捨,最後大明朝這艘由朱元璋一手製作的,飛行了二百八十多年的巨輪,還是淹冇了。

但是就在半個月前,在一次又一次的徹夜加班以後,朱大明心肌堵塞猝死在辦公室裡,享年三十四歲。死時倒是與他一向念念不忘、恨鐵不成鋼的崇禎天子同壽。

而與大明這艘巨輪一起淹冇的,另有漢人王朝的政權法統,另有中原民族的衣冠禮節,另有中原民族的文明自傲。

但是話又說返來,自古王朝失天下之慘烈亦未有如朱明者。崇禎帝寧死不平、自縊於城破之日,後妃他殺,子嗣被殺;弘光帝兵敗被俘,不久被殺;隆武帝兵敗被俘,然後被殺;最慘的永曆帝,展轉流亡,即便逃到了緬甸,仍然被抓回雲南,被弓弦縊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冇有了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