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永在_第三十六章:台階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陛下仁明孝友,是天下百姓的福分,萬民沐皇恩而茁生,無不以忠孝報之,然北地有狂悖僧侶,企圖不軌,臣傳聞賊子出入於順天當中,恐其勾引賢王,離隙宗室與陛下的親情,臣欲領親衛往順天,緝捕不孝逆賊,伏獻吾皇禦前。

後聞陛下寬仁,待臣受過,厚償湖廣百姓,保全湘王名聲性命,如此聖舉,縱堯舜活著,也難望陛下之項背,臣於大寧感念陛下珍惜宗親之恩典,書表涕零。

臣朱權再請。

自打去歲守孝結束,朱棣回藩,把朱高熾一家扔在了這南都城,這一年多來朱高熾一向謹慎謹慎的呆在宅邸裡,常日裡幾近跟外界冇有任何走動,恐怕給家裡招致甚麼禍事,特彆是過了年後,老婆又給本身添了一個大胖小子,也是以,安享嫡親的朱高熾最怕的就是天子召見。

朱允炆坐回本身的禦座,如釋重負的長出一口氣,朱權的奏本完整標記取本身懷柔政策的勝利,諸藩親王,現在對本身心悅誠服,本身到底是把局麵扳了返來。

朱允炆眼神平平,語氣卻重了幾分,“你替朕勸勸你的父親,奉告他不要一錯再錯了。”

朱高熾規端方矩的在地上磕了個頭,然後就被朱允炆親手扶了起來。

朱允炆是在乾清宮召見的朱高熾,選了這麼個處所倒是讓朱高熾內心暗鬆一口氣,前殿召見就是國事,後宮召見就是家事,天子老子選在本身睡覺的處所傳召,那應當不會是甚麼大事。

朱允炆冇有答覆,而是開口說道,“小瞻基頓時要到百日了吧。”

“臣朱權伏問吾皇聖躬安,去歲一彆,臣回藩大寧閉門不出,每日求以聖賢書寬臣哀思太祖之情,藩地重擔,幸賴有西寧侯鎮於漠南,保北地泰平,臣纔可安居府內,大寧邊地一應軍略批示,皆拜托西寧侯代為調遣。

但是戰局一開,隻要成敗存亡,朱允炆想要成全朱棣,如果後者真要一心造反,那便讓他一家團聚,上路的時候也不算孤傲。

朱允炆怕,怕朱高熾一家回了北京,窮途末路的朱棣會直接起兵謀反,決死一搏,固然朱棣現在直接起兵必敗無疑,但朱允炆真的不但願大明內鬨。以是,朱高熾的出使,拿姚廣孝的人頭,就是朱允炆給朱棣的台階。

朱允炆遺憾的搖點頭,“很有才氣的一小我,可惜啊,非我大明良才,你去勸勸你爹,讓他把這個和尚給朕送過來明正典刑,朕向太祖高天子賭咒,你燕王一支的所作所為,朕一概揭過,再也不提,朕能夠寫明詔,奉告太廟列祖列宗。”

“冇那麼嚴峻。”朱允炆笑著擺擺手,“朕讓你回北京,是想讓你替朕做一回使者。”

朱允炆笑著搖了點頭,“朕明發聖旨到湖南,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朱柏的罪惡,朕來扛。”

大師好,我們公家.號每天都會發明金、點幣紅包,隻要存眷便能夠支付。年底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師抓住機遇。公家號[書友大本營]

“臣弟朱高熾叩問吾皇聖躬安。”

“朕此次想讓你回北京,實在是有差事交你。”

這個台階,就看朱棣願不肯意下了。

朱高熾語塞,冇有想到朱允炆俄然提這麼一茬,他一向覺得本身在這南都城是做質子的,從未想過回北京的事,更何況,他從小在南京長大,也更喜好江南地界的風土氣候,北京苦寒,並不討喜。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