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歸_第五章 桂蘭自皎潔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陳大娘和陳二孃見著溫榮和溫茹,非常熱忱,陳月娘十三四的年紀,妃紅半袖襦裙,百合髻上簪著數朵水紅忍冬花,陳歆娘同溫榮普通年紀,翡翠短襦束腰裙,單螺髻上簪了三支綠玉笄,雖是家常打扮但看著舒心風雅。

“榮娘定是聽聞盛京美景和郎君甚多,以是連衫裙都來不及清算,就倉促忙忙上路了。”月娘曉得榮娘要臨時趕製衫裙時,戲笑了榮娘一句。

嗬嗬,不過宿世的本身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溫榮心下自嘲了一句。

林氏聽了溫榮說的,薔薇花般明豔一笑,“你阿爺都說了,此次入京,是要讓軒郎入那弘文館的。”言語中非常歡樂和對勁。

溫榮宿世並無交好的貴家娘子,在她印象中盛京那些貴家娘子,多是些嬌縱率性自發得是的。

而國子監的學風溫榮是曉得的,這兩年的國子監招納了很多有誌之士,比如於如晦、孔世南、杜德明……數年後皆是被引入殿中,聽朝、講論、議文之人,備受賢人正視。

知府府邸雖不若江南大戶園子那般以山川見長,冇有重簷迭樓麴院迴廊,但是怪石古鬆也彆有一番情味。

陳知府同阿爺、軒郎去了前廳,陳夫人攜女眷到後院說話安息……

林氏向陳夫人說了溫榮裙衫的事,陳夫人當即差人請了裁縫匠到家來,為榮娘量了尺寸。林氏交代裁縫匠如果有稱身、時下又風行的成品令人送過來看看,如果冇有,就煩勞加急趕製則個。

溫家三房在陳家這二日,長幼相處都極是鎮靜,不管陳知府和陳夫人對溫家三房是至心相待,還是看在了黎國公府麵上,但起碼現在冇有算計之意,而月娘和歆娘亦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是不會和人繞彎子的直性子,這點溫榮非常喜好。

既已知如此,可得撤銷了阿爺阿孃送軒郎去弘文館的動機……

高祖設置文學館初時,確切是‘引禮度而成典則,暢文辭而詠風雅’,可幾代後,弘文館內裡的腐朽卻不能與外人道了。

雖與陳府相處甚歡,但入京一事亦不能擔擱。兩家的小娘子已然混熟,要分開了非常難過,溫榮畢竟是活過一世的人,心下雖不捨,但情感不至於過分,溫榮看著泫然欲泣的陳家娘子和茹娘三人,柔聲安撫她們。

大師又說了些話,溫榮等人便上了馬車分開,溫榮撩起帷幔,月娘和歆娘還在遙遙同本身招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