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火轟轟烈烈,烞烞,一派紅光,如金龍亂舞。鄉間失火,又不知救法,水次又遠,足足燒了半夜,方纔垂垂熄了。稻場上都是煙煤,兀自有焰騰騰的火氣。一村人家屋子都燒成空位。匡超人冇何如,無處存身,瞥見莊南頭通衢上一個和尚庵,且把太公背到庵裡,叫嫂子扶著母親,一步一挨,捱到庵門口。和尚出來問了,不肯收留,說道:“本村失了火,凡被燒的都冇有屋子住,一個個搬到我這庵裡時,再蓋兩進屋也住不下。何況你又有個病人。那邊便利呢?”
次日朝晨,知縣進城回衙去了。保正叩送了返來,飛跑走到匡家,敲開了門,說道:“恭喜!”匡超人問道:“何事?”保正帽子裡取出一個單帖來遞與他,上寫:“侍生李本瑛拜。”匡超人瞥見是本縣縣主的帖子,嚇了一跳,忙問:“老爹,這帖是拜阿誰的?”保正悉把如此這般:“老爺在你這裡過,聞聲你念文章,傳我去問。我就說你如此貧苦,如何行孝,都稟瞭然老爺。老爺發這帖子與你,說不日考校,叫你去招考,是要汲引你的意義。我前日說你氣色好,主有個朱紫星照命,本日何如?”匡超人喜從天降,捧了這個帖子去處父親說了,太公也歡樂。到晚,他哥返來,瞥見帖子,又把這話向他哥說了。他哥不肯信。
直到下午,他哥才尋了來,反怪兄弟不幫他搶東西。匡超人見不是事,托保正就在庵旁通衢口替他租了間半屋,搬去住下。幸得那晚原未曾睡下,本錢還帶在身邊,還是殺豬、磨豆腐過日子,晚間點燈念文章。太公卻因著了這一嚇,病更添得重了。匡超人雖是憂愁,讀書還不歇。那日讀到二更多天,正讀得歡暢,忽聽窗外鑼響,很多火把簇擁著一乘官轎疇昔,前麵馬蹄一片聲音,天然是本縣知縣過,他也未曾住聲,由著他疇昔了。
過了幾天時,縣裡公然出佈告考童生。匡超人買卷子去招考。考過了,收回團案來,取了。覆試,匡超人又買卷服侍。知縣坐了堂,頭一個點名就是他。知縣叫住道:“你本年多少年紀了?”匡超人道:“童生本年二十二歲。”知縣道:“你筆墨是會做的。這答覆試,更要用心,我少不得照顧你。”匡超人叩首謝了,領卷下去。覆試過兩次,出了長案,竟取了第一名案首,報到鄉裡去。匡超人拿抄本上來謝,知縣傳進宅門去見了,問其家裡這些痛苦,便封出二兩銀子來送他:“這是我分俸些須,你拿去奉侍父母。到家併發忿加意勤奮,府考、院考的時候你再來見我,我還幫助你的盤費。”匡超人謝了出來。回家把銀子拿與父親,把官說的這些話奉告了一遍。太公實在感激,捧著銀子在枕上望空叩首,謝了本縣老爺。到此時,他哥纔信了。鄉間眼界淺,見匡超人取結案首,縣裡老爺又傳出來見過,也就在莊上大師約著,送過賀分到他家來。太公叮嚀借間壁庵裡請了一天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