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術王座_第三十章 筆落天風海雨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那邊?”

陳摘星笑道:“竟然巾幗不讓鬚眉。”

陳國太子團見狀,個個神采衝動,溢於言表。

最後一字方纔落筆,一縷文氣破紙而出,升起兩尺不足,樓下有人看到,叫道:“仙居樓有文氣!”

世人正群情紛繁,聽有人宣道:“陳國太子做《乞巧》,文氣兩尺餘三,拔得頭籌。”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

這幾句,用的是王子喬飄然仙去的典故,雖緊貼七夕題目,但“不學癡牛呆女”一句另辟奇徑,一舉擺脫了七夕便寫後代豔情的舊套,風格上超脫浩然,不拘一格。

“為應七夕佳節之景,本輪詩詞限‘臥看牽牛織女星’之句。”

第一輪很快結束,除陳摘星和範寶鳳兩首,又勉強選了幾首優良詩作傳到忠親王府樓船上,遞給幾位歌女吟唱。

陳摘星眼皮不易發覺地動了動,道:“本來是豪傑所見略同。”

姚太學士也道:“清爽不足,實不及殿下豐闊圓融。”

世人說著,又前後有詩詞出爐,但過了近盞茶的工夫,仍無文氣之作,已經有人不自發地把目光投向範府那座大樓船,希冀那位小陳先生儘快傳出佳作。

仙居樓世人包含兩位大學士及陳摘星太子齊齊起家,眺望範府樓船。

自梁承恩說出薑仲要奪詩魁的話後,陳國的才子團已經有些按捺不住,在他們看來,既然摘星太子已經屈尊駕臨這場詩會,那詩魁之名便已然毫無牽掛,不要說你一個販子府中的先生,就是算上紅玉公主及玄麟太子,也有力禁止,當然,這個玄麟太子看起來也是草包一個,不敷為懼。

“公然是陳國太子!”

梁玄麟嘀咕了一句:“範寶鳳?”

實在,場間世人經剛纔“天風海雨”以後,已然無需再聽宣讀,也知詩會至此,唯陳人中此作冠絕當場。

隔窗的林玄神采陰沉,道:“鳴蟬,叫人去範府樓船看看阿誰陳人中在乾甚麼?”

吟唱畢,世人將來及讚歎,聽範府樓船有人朗聲道:“範府先生陳人中做《秋夕》,文氣三尺六,技高一籌!”

“這恰是‘有其徒必有其師’了。”陳國另一名才子接道。

在歌女委宛的歌聲中,第二輪開端,這一輪難度增加,開端限句。

隨後聽人唱道:“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陳摘星昂首看天,略作沉吟,說了一聲“有了”,然後寫道:“銀燭冷秋光畫屏,碧晴和夜靜閒亭。蛛絲度繡針,龍麝焚金鼎。慶人間七夕佳令。‘臥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

“玄麟太子?”

此言一出,世人總算鬆了一口氣,小陳先生脫手了!

“整場看下來,諸位感覺如何?”

詩成,文氣升三尺不足。陳摘星投筆而立,文氣環抱其身,衣袂飄飄欲出塵。

陳摘星對梁玄麟道:“玄麟太子,請。”

大學士考語尚未落音,忽又聽人群嚷道:“快看範府樓船!”

轉頭看時,驚見一道文氣柱已升至六尺,觀其形狀,沛然弘大,超曠豪放,且有再接再厲之意。然後聽範家那位葫蘆少爺大聲誦道:“緱山仙子,高情雲渺,不學癡牛呆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

這時,忠親王府大樓船上響起一陣短促的琴音,接著有七位歌女翩翩退場,梁承恩恭聲道:“摘星太子,玄麟太子,詩會要開端了。”說著擺擺手,上來幾個丫環將生果點心一一撤走,另有幾個丫環開端鋪紙擺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