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金氏因才情出眾、溫婉可兒,亦被冊封為嘉嬪,其封號寄意著天子對其誇姣品德的讚美與期許。而珂裡葉特氏海蘭,則以她獨占的清爽脫俗、溫婉如水的氣質,博得了皇上的喜愛,被冊封為海朱紫,預示著她在後宮中的職位將有所晉升,將來可期。
乾隆二年,歲在丁巳,時至十仲春初四,紫禁城內瑞氣環繞,一派寂靜喜慶之景。這天,乃是大清帝國停止冊立皇後大典的穀旦,舉國高低,無不翹首以盼。天子陛下秉承祖製,遵守天道,特命保和殿大學士鄂爾泰為冊立正使,此公學問賅博,德高望重,堪當此任。同時,又命戶部尚書海望為副使,海望大人奪目強乾,理財有方,亦是朝中棟梁。
如此,冊封禮以後的嫻妃如懿,在景仁宮裡不但對勁洋洋,更多了幾分對將來的期許與決計。
長春宮內,皇後富察氏端坐於鳳椅之上,她那雙溫婉而通俗的眼眸中,不由閃過一絲訝異之色,悄悄轉過甚,目光溫和卻帶著幾分不解地望向正襟端坐於一旁的乾隆天子。她的聲音溫和而清楚,帶著幾分體貼與扣問:“皇上,臣妾心中有一事不解,還望皇上能夠明示。馨瀾mm,那位溫婉賢淑、才情出眾的女子,怎的至今尚未見其冊封之喜信傳來?”
但是,最為惹人諦視標,還是馨瀾朝服與皇後朝服之間那驚人的類似度。除了那鳳冠之上的東珠,代表著皇貴妃的特定品級以外,其他之處,從色采搭配到圖案設想,再到每一針每一線的邃密程度,幾近都與皇後的朝服彆無二致。如許的打扮,不但揭示了馨瀾在後宮中奇特的職位與恩寵,也悄悄在皇後琅華的心中投下了一道難以言喻的暗影。
皇後富察氏聞言,心中稍安,她微微一笑,眼中閃動著信賴與瞭解的光芒:“臣妾明白了,皇上聖明,自會做出最合適的安排。臣妾隻盼後宮姐妹皆能得皇上恩寵,共享這亂世繁華。”
每膜拜一次,她便以雙手觸地,額頭輕叩空中三次,九次叩首,聲聲清脆,不但是對皇權的無上尊崇,更是對本身即將負擔的宸儀貴妃之責的慎重承諾。殿內喧鬨,唯有這寂靜的禮節之聲迴盪,彷彿連時候都在這一刻凝固。
皇上此言一出,不但是在明示馨瀾的高貴與特彆,更是在無形中震驚了琅華皇後內心深處的敏感神經。她深知,在這金碧光輝的紫禁城中,每一名嬪妃的榮寵與職位都如同懸於半空的琉璃盞,既燦爛奪目,又脆弱易碎。而宸儀貴妃馨瀾,不但具有傾國傾城的容顏,更兼得皇上的寵嬖與信賴,被付與了協理六宮之權,這無疑是對她皇後之位的一種奧妙應戰。
在皇後冊封大典那光輝光輝的日子裡,紫禁城內張燈結綵,喜氣洋洋,後宮當中亦是熱烈不凡。跟著禮節官的持重宣讀,一場場冊封典禮順次展開,意味著皇恩浩大,雨露均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