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問這個,純屬是獵奇,並未有探聽秘方的意義,是以聽到這話,她便把重視力轉到劉青身上去了,昂首看向劉青,笑道:“我先前下車時,第一眼就瞧見青青了,穿戴粉色的花襖子,一張小臉又白又嫩,比我在城裡瞧見的女人還出挑些。我還在想,我們家甚麼時候有這麼斑斕的女人,長得跟花兒似的?冇想到本來是青青!真是女大十八變,小姑都幾乎認不出來。”
劉姑姑他們是中午到的――說是中午,但劉青估摸著恐怕到了未時,隻是冇比及人來,劉大爺和蔣氏便不肯開飯,幸虧點心小食多,蔣氏還破天荒的煮了一大盆茶葉蛋,吃一個茶葉蛋都能撐好一陣子了,等劉姑姑他們到家的過程,也就不算難過。
但劉家人還是在乎那些人說的話。
劉青不愛跟村裡的同齡人來往,每次她們的邀約她都回絕,久而久之,便有人感覺劉青過分老成。也不是統統人都喜好這麼成熟懂事的孩子,也有在背後唱衰的,劉家人聽在耳裡,也勸過劉青學學她大姐,多出去跟同齡人玩,不消整日待在家裡乾活。但劉青對她們的活動和話題,實在提不起興趣,劉家人也不能逼她。
但這些心機不能說出來就是了。
聽到劉大姑的話,嘴上抱怨道:“可不是,花了好些銀子呢,你爹和你兄弟都當寶貝似的瞧著。”蔣氏看似抱怨,臉上的笑容可冇有半點不歡暢的模樣。
恰好蔣氏在灶前的屋簷下,拿著竹竿要把上頭的臘野味取下來,瞧見劉青站在門口發楞,不由笑了,催促道:“青青,你還愣在屋門口做甚麼,不過來洗漱?這都快中午了,待會兒你姑母和姑父過來,你要蓬頭垢麵的見親戚?”
“四弟妹說得是。”劉大姑非常附和的道,“我婆婆她們,隔三差五的會帶些自家吃不完的菜去城裡賣,街外邊擺攤賣些小玩意兒、青菜雞蛋,和繡品的,幾近都是我們鎮上的人,大嫂如果有甚麼事,儘管叫他們帶口信給我,就像四弟妹說的,我們去城裡都不要一個時候,便利得很。”
劉大爺神采也沉了一下,很快又規複了笑容,想來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便點頭笑道:“本來是如許。實在也就小打小鬨,換點錢補助家用,你們也曉得,延寧本年就要了局測驗了,需得籌辦好些東西,家裡壓力也大。不過快到開春了,地裡也要忙起來,還要去鎮上賣茶葉蛋的話,我們家人手就不敷了,是以我們籌議了一下,乾脆請村裡人都來幫手,他們自野生的雞蛋也不好賣,還不如都彙集起來給我們家,賺的錢一起分,今後地裡的活,也能請他們幫襯著。”
劉大姑笑了笑,還想說甚麼,適值大姑父和小姑父一起趕了車到跟前,車上幾個大一些的孩子,這才跳下了板車,手上都拎了些包裹,一一衝大師打號召,劉大爺應了一聲,便道:“這一起上顛簸,瞧孩子們都累了,待會兒吃了午餐,叫他們去屋裡歇一會兒,年前你們娘清算了兩間屋子出來,被子都剛鋪的。”
“我們也是到過年才決定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