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事_452 通敵叛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慶明帝定定地看著明效之還是高捧著的竹筒,緩聲道:“李吉,取來讓朕看看――”

他且都有印象的事情,皇上又豈會不知?

“臣也感覺巧極,更加偶合的是,自翎山皇陵返來以後,臣每晚皆會夢見先皇,先皇於夢中叮囑臣很多,然臣醒後即忘,為此已是數日心神難寧……”明禦史情真意切,語氣裡帶上了一絲悲拗:“現下想來,一定不是先皇在天之靈在警示臣,指引臣揭開本相!”

一個即興闡揚拿來襯著氛圍的小技能罷了。

那麼題目來了,他這戲……還能演嗎?

若說彆的且罷了,但是,檸果……

語畢,前額重重地磕了金磚上,雙手將竹筒高高捧起。

這時,宋典有些躊躇地開口問道:“教員方纔是說,曾將此信置於了烤爐旁?”

看著極力壓抑著一身雷霆之怒,豁然拂袖拜彆的天子,眾臣趕緊跪送。

這路實在是有點陡,他怕一不謹慎翻了車,再將車內坐著的天子陛下給甩了出來,到時那就太欠都雅了……

明禦史微微回過甚看向他:“冇錯。”

此事有蹊蹺在,他毫不能因一時的肝火而將腦筋衝昏了去。

百官低聲群情起來。

初看隻半麵罷了,隔了一會兒,竟就多出了其他筆跡來?

大臣們聽得驚奇至極。

慶明帝在看清竹筒上所刻圖案的一刹時,眼底不覺又冷了兩分。

若明禦史所言為實,湘王此舉與通敵有何辨彆?!

他抬手向上方揖了一禮,道:“陛下,據微臣所知,在桂郡之地有一種果子,名喚檸果,以其汁為墨,書於紙上,晾乾以後不留陳跡,然若以小火烤灼,筆跡便會重新閃現成褐色……”

殿內再次喧鬨起來。

方詵一樣惶恐非常――他斷冇想到對方從袖中這麼一掏,竟取出了這麼一記大招來。

明禦史不知何時抬起了頭,此時正說道:“彼時臣已有兩分醉意,隻將此信隨便擱放在了烤爐旁,可待飲罷欲回房時,再拿起那信紙,卻見竟是多了半麵褐色筆跡!臣一細看,隻見同那本來那半麵筆跡顯是出自同一人之手,且其上竟是寫給洞烏王的密信!由此,纔算是發明瞭這驚天詭計!”

當然不是。

這天然都是委宛的說法,若說的直白些,那便是――這不扯呢嗎?

但勾搭洞烏……這可就叫人完整不困了!

“回陛下,昨晚臣在園中烤肉吃酒,忽有一隻白鴿墜落,被家中主子撿起時,瞧著已是不可了。臣家中後巷,時有老鼠出冇,曾有人灑了摻有耗子藥的陳糧,專拿來毒鼠,猜想應是被這鴿子給誤食了。”明禦史說得極詳細安閒:“臣當時見這鴿子身上綁有竹筒,便順手翻開了來,一看其上落款與印章,方知竟是湘王密信――”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