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她也不睬會,在那邊爭辯海棠美還是桂花美的兩人,悄悄寫了桃樹兩棵,梨樹兩棵。
趙豐年提出要隔出個洗漱的房間,吳煜也嚷著沐浴時候太冷,瑞雪痛快承諾了,大筆一揮,房西的小棚子就變成了耳房,到時候,一邊燒水,一邊沐浴,又便利,又和緩。
想著今後就要住在寬廣敞亮的大屋子裡,瑞雪隻覺渾身乾勁實足,翻了紙筆出來,拉了趙豐年和吳煜一起畫起了草圖。
趙豐年和吳煜都覺這主張好,興趣勃勃又籌議著家裡各處的安排兒,乃至後園還要種上幾棵桂樹和海棠,瑞雪真想抬手敲他們兩下,一個農家院子,講究甚麼風景,賞甚麼花,固然她也很喜好桂樹,但還是更喜好梨樹、桃樹,春季賞花,春季摘果子,豈不是更好。
張嫂子也被人流擠得站不住腳,又覺得瑞雪是想與趙豐年伶仃相處,因而笑道,“放心,我會看好兩個孩子的,你們固然去逛吧。”
瑞雪見他眼睛敏捷眨動一下,立即會心的拿出荷包,撿了塊二兩的銀子給了小伴計,笑道,“除了書費,剩下的就給小哥兒做潤手了。”
瑞雪目睹日頭西斜,回家去也不過是讀書算賬,做晚餐,乾脆不如多陪他走動走動,因而拉著張嫂子問道,“嫂子,本日上元節,城中可有何風俗?”
趙豐年點頭,兩人一前一後,又重新擠進了人群,趙豐年一手扒開路人,一手牽著瑞雪,倒也走得不算艱钜,不到一刻鐘就進了書畫鋪子。
瑞雪也未幾解釋,回身同趙豐年漸漸擠到街邊,稍顯平靜之處,長長出了口氣。
張嫂子把一雙濕手在圍裙上擦了擦,笑道,“年年本日,城中都有燈會,特彆熱烈,隻不過離著村裡有些遠,趕夜路不便,隻要一些後生們會結伴前去。”
瑞雪點頭,與趙豐年抱了書出門去,直走出小伴計的視野,她才問道,“如何樣,掌櫃的,但是又淘到好書了?”
吳煜和大壯恰好進門,聽得要進城看燈,都喜得眉開眼笑,張嫂子也就不再猶疑,攆了張大河回家,然後關了鋪子門。
“不消,城門會比常日晚兩個時候封閉,看完燈再歸去就好。”
飯後,張家伉儷打水刷碗筷,瑞雪就同趙豐年在鋪子前後轉轉,乃至還去了沛水邊站了半晌,趙豐年雖說未曾像吳煜和大壯普通興趣勃勃四周探看,倒也比常日在家歡樂活泛很多。
“不是另有煜哥兒嗎?”瑞雪回身去尋吳煜,卻見他正黑著臉,撅嘴站在門邊兒,明顯是不甘心留在家裡的。
“那但是要在城中住上一晚?”
當初抵擋玉佩的那一百多兩銀,早就花用冇了,幸虧船埠鋪子賺了幾十兩,高家伉儷那邊,每日收回的銅錢也垂垂比牛豆多了,想來今後也是個大進項,修屋子就算花光了家裡的存銀,有個兩三月也能規複。
趙豐年見她眼睛裡好似生起兩簇火焰般熾烈,忍不住笑道,“像《十二國紀行》那般的孤本好書,不是隨便就能碰到的。”
張大河在一旁聽得他們說話,又見媳婦一臉歡樂,就說道,“你們去吧,不必惦記家裡,我歸去給幾個孩子籌措晚餐。”
小伴計本來拎著個走馬燈正往外走,一見瑞雪笑眯眯的站在門口,立即欣喜的迎了上來,半是抱怨,半是光榮的低聲說道,“你這嫂子,如何這麼久不來,前日那賣書的秀才又送來十幾本書,我都藏起來了,提心吊膽怕掌櫃發明,就等著你來挑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