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霸業之魂穿劉備_鐘繇傳,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鍾繇受命討伐漢中張魯,曹操遣夏侯淵等領兵出河東與鍾繇會師。 [35]

郭援本是鍾繇之甥,被馬騰部下龐德親手所殺,龐德並不曉得他便是郭援。鍾繇見郭援首級後抽泣,龐德向他賠罪,鍾繇說:“郭援雖是我的外甥,但他是民賊,你何必賠罪呢?” [7]

厥後嚴才反叛,與其部下數十人攻打掖門。奉常王修得知,當即帶著官屬步行前去宮門保護。鍾繇對王修說:“疇昔規定,都城產生變故時,九卿應當各自居守官府不出。”王修說:“享用國度的薪俸,怎能遁藏國度的危難呢?居守官府雖是舊製,但分歧適奔赴危難的大義。” [69]

建安七年(202年),南匈奴單於在平陽反叛,鍾繇帶領各路人馬包抄他們,未能攻陷;而袁尚所任命的河東太守郭援、幷州刺史高乾到達河東,與單於共取平陽 [50],人數浩繁。諸將群情想要放棄拜彆,鍾繇說:“袁氏正在強大的時候,郭援現在到來,關中諸將暗中與他勾搭,但還冇有全數背叛的啟事,不過是顧忌我的威勢名聲罷了。假定下詔放棄向他們逞強,這裡統統的住民,誰不是我們的仇敵?即便我想歸去,莫非能夠做到嗎?這是尚未開戰先自行敗退啊!並且郭援剛愎自用,爭強好勝,必然輕視我軍,如果他們渡汾河安營,我們趁他們冇到對岸時打擊他們,能夠大獲全勝。”

大敗郭援

厥後,鍾繇被察舉為孝廉,任潁川功曹,受潁川太守陰修汲引。又任尚書郎、陽陵縣令,因病離職。又被三府征召,擔負廷尉正、黃門侍郎。當時,漢獻帝在西京長安,大將李傕、郭汜等擅權,阻斷了獻帝和關東的聯絡。 [4]

馬騰、韓遂諸將恃強居於關中。曹操為此很憂愁,經荀彧保舉,在建安四年(199年)命鍾繇以侍中的身份領司隸校尉,持節督關中諸軍,將火線事件拜托給他,特彆授予他不受軌製拘束的權力。鍾繇達到長安後,致信馬騰、韓遂等人,為他們陳述利弊禍福,馬騰、韓遂都送一子到朝廷為人質。 [5] [47]

以後,曹操又上表以鍾繇為前智囊。 [10]

穩定關右

建安十八年(213年)三月,漢朝規複九州製,除省司隸等州。 [65-66]鍾繇的司隸校尉一同被省,曹操令:“聖旨省司隸官,鍾校尉材智決洞,通敏先覺,可上請參軍,以輔闇政。” [67]

早有貴相

建安元年(196年)八月,曹操入京,朝廷封尚書仆射鍾繇等十三報酬列侯,以賞有功之臣。鍾繇按照之前的功績封東武亭侯。 [4] [45-46]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