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長歌_(28)父子之辯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蔡邕聽父親如此說,不由拱手對中年墨客說道,“求父親教誨!”

“但是我聽聞那梁太後已然賓天,又以還政於天子,不知老伯以為當今聖上如何?”隻因剛纔這中年墨客說劉誌年幼無德,劉誌一向耿耿於懷,這時便忍不住問道。

劉誌和趙嫣二人聽蔡邕如此說,都不由心下讚歎,“此子不愧為胡廣弟子,才識過人。”劉誌更是心中大慰,若能得此人,實是大助。

中年墨客緩緩說道,“往昔六合之始,君臣初建,有伏羲氏的悠長安寧,堯舜乃至顛峰,而後夏商週三代亦有昌隆之時,接著春秋之時五霸攙扶弱周,但在那以後,卻法網燒燬,品德崩壞,霸道不再,君臣間次序崩潰。當時起智謀之士巧施權詐之術,善辨者四周遊說鼓吹,武夫妄逞英勇,兵士隻四周交戰殛斃。”

中年墨客見再在此逗留也是自討無趣,便和劉誌兩人告彆而去,劉誌竟不再理睬,趙嫣對蔡氏父子又一禮道,“多謝蔡伯伯、蔡兄的飯食。”她見劉誌不悅,也不敢多說,目送三人一馬遠去。

“老伯剛纔說天子年幼,也是幾年前的了,現在天子繼祖宗之誌,學先聖之言,德行不虧,有朝一日,定會將這梁氏滿門奸佞殺的一個不留!”那中年墨客聽劉誌此語,心下大驚,此子竟敢說這等話,倒是與我言誌相合,但少年人不知天高地厚,口冇遮攔。

蔡邕聽劉誌如是說,心中駭怪無已,想劉誌與本身年事相若,是何身份竟要本身為天子效力,看他如此說辭,是一心想報國的墨客文士?是漢室宗親家的公子?抑或是天子派出四周招攬權勢的官差?這年紀又不像,他如何也想不到站在本身麵前的恰是大漢天子本人。

趙嫣倒是看著愛郎大誌勃勃,剛毅當真的神情,又知肅除梁氏是他夙願,對之更是堅信不疑,心知今後定能實現,便一雙妙目凝睇著劉誌,儘是激賞。

趙嫣先前聽那中年人說劉誌好話,頗感活力,但聽到厥後,曉得其主如果痛恨梁冀,這伯伯不知誌哥哥也是悔恨梁冀,才遷怒誌哥哥。她生性良善,雖是父母亡故,而所遇之人如樊大嬸、曹騰皆對其關愛有加,而劉誌更是對她密意一片,對統統人皆以好處猜度,又感這青年非常恭敬,便也不計前嫌,看了眼劉誌說道。

“有人因謀齊截條妙策而身纏萬貫,有人因一朝遊說受賞優厚。那連橫的蘇秦佩六國相印陣容顯赫,合縱的張儀也是腰間掛印光彩耀目。驀地獲得很多高貴,財產冇法計數,隻投機取巧,而將各種災害忘懷。鮮花分著花蒂就枯萎,枝條離開樹木便滅亡。女子打扮得明麗便放縱,士人如果背棄了聖道便會享福。大家誹謗他們的名利,神明仇恨他們的行動,福利方纔閃現,禍害也已抽芽。”

“好一個‘他日主聖治清’!”劉誌看蔡邕如此,已知貳情意,冷哼一聲,便不再理睬蔡氏父子,所謂話不投機,半句也多。

“小弟姓蔡名邕,字伯喈,小弟這廂有禮了。”那青年說的非常有禮,又是對劉誌二人一躬,接動手向一旁側道,“這是家父,那位是家中仆人……”

此時正值中午,劉誌二民氣道本來昨日遇險後已過了一日,兩人昨夜便冇如何用飯,可此時卻涓滴不覺饑餓,真是怪了。但都覺應當吃些東西,便承諾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