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_第287章 泄露假情報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李素:“利落,既如此,我給賢弟再配三百精兵作為於路保護,將來就送給糜府君調用了。彆的,再贈送賢弟寬幅蜀錦五百匹,作為為我們辦事兒多耗的川資,和一起辦理。”

但隨即劉曄就認識到一種能夠性:劉備和李素,這是在“假裝胸無弘願”,要麻痹他們的真正目標麼?

這個很好瞭解,因為如果讓李素這類慫人站在公孫瓚的態度上,碰到劉虞要削兵權,他必定曉得造反是冇前程的。要麼交出部分兵權走人,帶上嫡派人馬出走,換個冇下屬掣肘的邊邊角角徐圖複興。或者就算已經脫手牴觸了,突圍就是,冇需求返回薊縣殺了劉虞、白白給袁紹大義名分藉口。

我估計以袁紹之氣運,白賺瞭如此良機,就算冇人援手,他也能滅了公孫瓚。我們究竟上也能夠靜候假借袁紹之手報仇。賢弟如果耐得住,投奔漢中王持續發揮抱負,也算是一種擔當燕王遺誌。如果實在等不得,歸去找糜府君、從旁策應為燕王報仇也可——

那樣最差也能混個跟公孫度一樣去三韓、扶餘這些化外之地搏鬥野人、稱個蠻王的清閒了局。以劉虞的仁慈,你隻要走了,也不會趕儘撲滅的,劉虞一開端就冇想殺公孫瓚,隻是要製止公孫瓚粉碎他的皋牢安撫政策。

但願李傕郭汜賈詡儘快曉得“劉備本年底子不籌算北伐,他就籌算拖著北伐的藉口,掠取忠於長安偽朝的處所權勢”。

如前所述,劉備這個變量被從關東疆場抽走以後,陶謙、公孫瓚這些本來獲得劉備幫手的權勢,都呈現了極大的減弱。

陶謙扛了不到兩年就兵敗身故。

這類事情很名譽麼?我親眼瞥見了也就罷了,還但願到那些冇瞥見的人麵前大吼大呼?

劉曄聽李素說得還算誠心,都是關起門來講內心話,以是他也不藏著掖著了,拱手說:“曄位低權輕,之前隻是幽州彆駕,客歲燕王稱王以後,另授我王府主簿。豈敢與漢中王、右將軍論故舊友情。

“既如此,素就不勉強了,糜府君豪商出身,至今麾下不習戰事,跟公孫瓚交兵必定是打不過的,也犯不著超出遼西走廊四百裡無人區去勞師遠征。

李素:“冇錯,我們但願北方諸侯曉得,如果發賣關於我軍的諜報,能讓賢弟獲得些好處,那當然是全歸你本身統統了。當然,我但願確保長安偽朝也曉得我們的行動。”

隻能說,劉虞的“戰搶天賦”實在是太低,一輩子涓滴不知兵,隻會搞交際,並且主動想減弱公孫瓚兵權,逼反了他。

我隻但願你承諾一事,切不成因為要給燕王報仇,就投奔袁紹。袁紹不過是操縱了燕王,並且你也說了,公孫瓚之以是殛斃燕王的藉口,也是誣告燕王授意袁紹擁立,可見袁紹也是害了燕王名節明淨的虎倀,至於擁立劉和,不過是挾燕王行己利。隻可惜河北世族大多不查,恐怕要悠長為袁紹操縱,唉。”

劉曄揣摩了一會兒,發明李素說的公然有點事理:“右將軍不愧為天下遠見高見之表率,運籌帷幄中,決勝千裡外。曄回遼東以後,回原話轉告糜府君的,將來若能是以加快公孫瓚的毀滅,我們也會感念右將軍忠義。”

劉曄想了想:“既如此,歸正現在各地諸侯對糜府君與袁紹的聯盟並無敵意,我此次北歸,就帶一些保護,從河南尹朱儁的轄區走,再到袁紹的冀州,回遼東。至於糜府君買鐵器的商船隊,就走原路自行返回吧。咱這也算是儘到聯盟之義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