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是如此,何如曹賊殘暴,扳連徐州父老無辜受害,謙實在不忍坐視,愧為一方牧守,真真愧殺矣。”
手劄粗心:備自關外得拜君顏,嗣後天各一方,不及趨侍。曏者,尊父曹侯,實因張闓不仁,乃至被害,非陶恭祖之罪也。目今黃巾遺孽,擾亂於外;董卓餘黨,占有於內。願明公先朝廷之急,而後私仇;撤徐州之兵,以救國難:則徐州幸甚,天下幸甚!
時曹操正與戲忠郭嘉等商討軍情,有士卒報彭城有射出版信,曹操拿過來拆開一看,恰是劉備寫給他的。
不管世人如何勸說,劉備還是對峙不肯。
就在郭嘉戲忠等,苦口婆心的勸說曹操退兵的時候,陶謙也在與孔融、劉備等人商討如何退敵。
本來,呂布在李郭倒逼長安的時候,逃出武關,先是欲投袁術,不過袁術擔憂呂布幾次不定,拒而不納。呂布隻得去河北投袁紹,並與袁紹一起大破黑山軍張燕於常山。破張燕今後,呂布自發得功大,居功自大,驕易於袁紹部下眾將士,袁紹由是欲殺之。可惜事機不密,泄漏了動靜,呂布得知動靜後,倉猝率部分開袁紹,又轉投到河內張楊。
劉備則把淮南的袁術拉出來應景,道:“袁公路四世三公,海內所歸,近在壽春,何不以州讓之?”
曹操看罷大怒,正欲發作,忽有流星飛探飛報,報說呂布已襲破兗州,進據濮陽。曹操並戲忠郭嘉等聞聽大驚,曹操曰:“若兗州有失,吾等無家可歸矣,不成不亟圖之!”
PS:建立了個書友群426733303,喜好本書的朋友能夠出去一起會商
李傕、郭汜等傳聞呂布到了河內,就寫信給張楊,要求誅殺呂布。呂布無法,又棄張楊而去。是時,陳留太守張邈和陳宮正暗害叛曹,因而呂布通過張邈的弟弟,聯絡上了張邈和陳宮。
曹操屠徐州,劉備救徐州,陶謙讓徐州,呂布襲兗州。
如果要說這個天下上,甚麼東西殺人最多,辦的好事最多,算來算去,大抵就是這個叫‘公理’的東東了,如果‘公理’是個東西的話。中國自古就有師出馳名的說法,這個名是甚麼,這個名就是公理之名。而後代的天下也有甚麼自在民主普世代價之類,高舉著此類公理之名的大旗,滿天下心安理得的扔炸彈。以此而論,這個叫做‘公理’的東東,絕對是人類天下殺人最多的東東。
劉備來摻雜徐州,確切是孔融求到他頭上了。
“備與曹孟德昔日有舊,願修書一封,責以大義,料曹孟德世代漢臣,幼承庭訓,學自孔孟,當幡然悔過,羞慚而退亦未可知。若其不效,廝殺未晚。”
兩下合兵一處,這才襲破兗州,進據濮陽。
徐州彆駕糜竺也勸說道:“今漢室陵遲,海宇顛覆,樹功立業,正在此時。徐州殷富,戶口百萬,劉使君領此,不成辭也。”
曹軍急退,彭城陶謙等人皆不知本相啟事,都覺得是劉備的手劄起了感化,由是更加恭敬感激劉備。
“令舉、玄德,現在曹賊殘虐,為之何如?”
就在這你方唱罷我退場城頭變幻大王旗的亂局中,時候已悄悄來到興平元年,公元一九四年。
曹操覺得父報仇的名義,在徐州殺的血流成河。陶謙以對抗曹賊的名義,向四周郡縣諸侯收回求援,此中有平原劉備,北海孔融等,囿於大義,接踵派兵到徐州,共抗曹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