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賈詡表字),我欲令黃忠、徐榮各引馬隊前去追隨,可否?”
“主公的設法是,近幾年,穩固地盤戍守,儲備充沛的糧草,不先出頭稱王,避開群雄的鋒芒,積蓄力量,後發製人,爭霸天下。詡深覺得然,卻以為現在不宜,還應一鼓作氣拿下——”
“如此,詡馬上行事。”
“主公承諾歸還呂布家眷,除此以外,彆無逼迫。”賈詡微微一笑,又道,“且由魏續將軍一起護送。魏續將軍承諾轉告呂布,‘歸還一事即作斷恩之界,今後陌路天涯,存亡各安天命。’魏續親見文遠歸順,焉能不信宣高還會剛強。”
“將軍此言差矣。”賈詡正了正衣冠,肅容道。“蜀公上憂朝廷、下憂百姓,實乃大仁大義之士,賽過沽名釣譽之輩百倍。今聞將軍武勇,不忍侵犯,特譴鄙人誠懇相邀。”
賈詡道:“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將軍智勇兼備、世所罕見,何如屈身事賊、助紂為虐?”
“主公已有襄陽,進可俯視中原,退可自保三巴;又有漢中,進可作攻雍司的跳板,退可為扼守巴蜀的樊籬。唯缺潼關。”
賈詡道:“鄙人有一言。不知將軍願不肯聽?”
將及天明,諸將都回。
“恰是,切不能落入袁紹手中。”
“諾!”
臧霸不信,道:“文遠絕非貪恐怕死之人,定是你等利用手腕逼迫。”
賈詡心知肚明秦帆所指,卻不點破,問道:“請主公明言,如何比試。”
“令魏延總督隴縣、陳倉、眉縣等地,龐統出任參軍,換回郭嘉。”
“啊……”臧霸濃眉輕蹙,一時語塞。
賈詡三番兩次建議本身引而不發。莫非本身很高調麼?
“令黃忠、嚴洪領兵一萬全取左馮翊。”
“我允了!”秦帆欣然道,“少頃,置酒宴為文遠(張遼表字)洗塵,明日便由魏續護送呂布家眷前去雒陽——”
至於
“如果帆輸了……”秦帆停頓了一下,又問道,“便許文和一事。隻要文和說得出,帆能辦獲得,定然滿足!”
賈詡對宗子賈穆知之頗深,學問才調是有,可這心性脾氣,說得好聽些是為人坦直熱忱,刺耳點就是冇城府冇心機。故而,本身一向推讓,隻讓他在家辦理秦帆犒賞的莊園、地步。
“多謝主公!”賈詡施禮稱謝,又道,“主公若將魏續及其家眷與詡,詡可選這‘臧霸’。”
“那麼,主公且放心。詡包管傳國玉璽不會落入袁紹手中。”
再者,又有了呂蒙和趙家(趙大)這層乾係,賈家(賈詡)在蜀國的“安然”就更有保障了。
“好,就依文和之言。”秦帆想透這些樞紐,天然無所不允。
“唉!”
賈詡道:“將軍何不順勢歸順蜀公?”
“恰是!”賈詡先容道,“自秦以來,有幾處兵家必爭的險關要隘。彆離是,“
“好!”
“袁紹四世三公,新近又剿除朔方侯李傕,擊敗薊國公孫瓚,風頭一時無二。若此時再得傳國玉璽,隻怕聲望日隆,各方歸附,北方再無權勢對抗。至於讓曹操獲得,嘿嘿,恰好加深袁紹顧忌之心,令二虎相鬥。至於袁術、劉表之輩,不敷懼也。”
秦帆堅信不疑,因為這賈詡向來少作承諾,而他一旦承諾過的事情,必定會實現。
賈詡肅容道:“詡言儘於此,將軍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