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領主時代_第713章 銅雀台訪客(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車騎將軍馮綸的支屬,在阿誰期間來頭可謂很大了,在處所上職位也相稱尊崇,劉焉殺人立威都冇拿馮家開刀,不丟臉出馮家氣力。馮氏叔侄一個官至降虜校尉,一個舉孝廉任郎中,馮允“明淨有孝行,能理《尚書》,善推步之術”被寫進《後漢書》,可玩家中熟知馮氏叔侄姓名的有多少?

魚不智非常遺憾前段時候很少呆在領地,導致未能及時收到體係提示,外來名流登台後一定久留,倘若就此分開,逐鹿領一點招攬的機遇都冇有。

翻開登記簿前,魚不智就有無功而返的憬悟。

外來文士登記火線能登台,找人把登記簿拿來翻看便是!

先是龍領與哲罕部產生嚴峻牴觸,內部安然情勢急劇惡化;接著帶青蛟龍遠征沙門島;隨後四族之戰、名城戰前後打響。諸多事情他都得參與。厥後為了搜尋青蛟龍,【光覆上郡】任務他都冇有插手,直接丟給徐庶了事,要不是半途殺出個神兵領搶功,魚不智這會多數還在渤海轉悠。

銅雀台最大代價本就是築巢引鳳。

翻到第三頁,他就看到一個熟諳的名字:郤正。

郤姓冷僻,他不信這世上有一樣叫“郤正”的文士,並且還是在益州,敢說不是那位善寫文章的蜀漢秘書令、為劉禪撰寫投降書的那位汗青人物?唔,趁便幫手解釋一下,“郤正”前麵登記的那位“郤揖”是何來源。

“冇有項目了,接下來滿是銅雀台的進帳,銅雀台甚麼時候建成來著?唔,好象建成時候比廟街十三少當上東海相早不了多久,那幾天為想體例拉攏馮氏叔侄呆在主城,期間飛魚領產生州府使者來而複返的事情,對的!推算下來,銅雀台建成時候大抵是191年10月,距今7個月,以是這段時候銅雀台的總計月供是70點……”

銅雀台不但每月牢固為魚不智增加10點名譽值,每次歡迎外來著名文士也都有10點名譽入帳。魚不智清楚地記得,銅雀台建成時本身獲得200點名譽嘉獎,名譽值一舉衝破千點大關,突然衝到1185點。才過了差未幾半年工夫,雖說期間有其他項目獲得名譽,但絕對不該該多到超越1400點。

事情的停頓遠比魚不智估計的悲觀很多。

不是哥不儘力,實在是家大業大事情多……

如果所料不差,郤揖、郤正必定就是前益州刺史郤儉的先人!

“名譽值1435點?”

從登記名單中找出“著名文士”,魚不智做好了大海撈針的籌辦,所謂“著名文士”指的是汗青人物,但一定是大師熟知的三國人物,各種史料上留名的都算。能夠是某位小吏,也能夠是某位孝廉,書中倉促留下一筆的人物,無根底無事蹟無顯職,浮圖硬要說是“著名文士”,誰敢說能認出?

“統統進項算完,剩下的應當都是歡迎外來著名文士所得!”

停止嗟歎,迴歸主題。

(第半夜到,目標達成-0-)

“七位著名文士!”

“銅雀台建成時1185點,從當時開端算前麵的就行了……”

厚厚一本登記簿寫了大半,可見登台的外來文士相稱多。

魚不智淚流滿麵。

想起郤儉死前強行征召逐鹿領出兵討賊,差點導致逐鹿領被仇敵所趁,當時各種悔恨郤儉,郤儉身後其子孫卻來到逐鹿領,魚不智不堪唏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